老潘建房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叫潘月田,家住醴陵市沩山村桃园坳组,今年64岁,家有3口人,大家都习惯叫我老潘。女儿和孙子的户口落在我名下,妻子早年因家境贫穷离家出走至今未归,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女儿打工维持。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家中唯一的一栋老式红砖房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全家人无家可归。村上安排我们暂住在别人家,并帮我申请易地扶贫搬迁。

    可房子的事一波三折。2017年6月,我在望仙桥水库大路边上看中一块地,请风水先生实地勘察一番,认为适合建房。当我把地基清理出来,准备大搞建设时,镇村干部找上门不让建,说是要保护沩山村的青山绿水。唉!这么好的一块地不让建房,我沮丧万分。

    为此,沩山镇政府苏书记和钟镇长多次与我沟通协商,有两次还谈话到深夜。村支委陈海鹏和村会计黎百安更是天天到我家来做思想工作,要我不能信迷信,只要人努力,哪里建房都是好地方。由于两位村干部来得太勤快,隔壁老张笑我,“什么时候收了两女婿了?为建房的事天天来找,就算是亲儿子都没这么上心。”

    看到镇村干部设身处地为我着想,我决定顾全大局,回老家重建。可是老家距离村主干道有两公里远,且路况极差,出入不方便。我把这一情况反映给村上。

    村支委考虑实情,研究同意修一条长2公里、宽3.5米的路到我家。听到消息,我将信将疑,对村干部说,“什么时候修好路,我什么时候建房子。”

    没过两天,我就听到门外轰轰作响,跑出去一看。呀!挖机开始清路了。既然村上开始修路了,我老潘绝不能落后。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我的房子便建好了。9月23日,镇扶贫办来验收我的新房子,验收后9万元建房款也拨付到了我的直补存折上。

    我心想,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我孙子读书上半年补助了2000元,下半年又申请了雨露计划。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老潘这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住上新房子。想到再过半个月就能入住新房了,心里特别暖!

    (讲述人:醴陵市沩山村桃园坳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潘月田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江先国 通讯员 曾炯虎 整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