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冯静
株洲日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处了解到,自9月份启动就业扶贫爱心培训以来,200余名贫困劳动力在5家就业扶贫爱心培训机构经过培训,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首批200余名学员结业
脱贫攻坚,人社部门如何进一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企业、民办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优势,将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结合,在全市择优选取了株洲市新希望焊接职业技术学校、株洲市杨家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株洲市南洋职业技术学校、株洲市众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株洲市盛康职业技术培训学校5家培训机构,授予其“就业扶贫爱心培训机构”称号,为全市有培训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培训范围涉及种植养殖、电器维修、餐饮烹调、冷作钣金、计算机操作等数十个工种,培训时长为一个月左右。市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是成年劳动力,都能参加这些技能培训,并且只要学员用心学,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并将成为一个不错的谋生技能,平均月工资达5000元,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上万元。”
培训期间,学员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住宿费、饮食费由培训机构负责提供,凡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均推荐到相应岗位就业。
上述负责人介绍,爱心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同时,人社部门还选取了20家“就业扶贫爱心企业”,每季度面向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50至100个就业岗位,让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学以致用,走上工作岗位,彻底摆脱贫困。
来自茶陵县的龙小冰,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母亲患重病,父亲年老体弱干不了重活。他参加此次就业扶贫培训后,获得了焊工操作证,成功应聘入职市内一家企业。他说:“之前在广州打工,挣钱少还辛苦,现在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能照顾家。”
目前,我市参加培训的第一批200余名贫困劳动力学员学成结业。
订单式培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加快贫困劳动力转移,提高贫困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市人社局依托就业扶贫爱心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
“我们根据企业的用工计划,开展‘订单式培训’,尤其是开展女性就业培训,让家庭所有劳动力都能就业,真正实现脱贫。”新希望焊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文政介绍,目前,已与唐人神等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为该公司提供100多个包装岗位的就业人员。下一步,还将开展物业、保洁、绿化等职业培训。
目前,市人社局还加大了“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力度,为贫困学员建立培训档案,及时为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学员推荐就业岗位,提供后续指导服务,确保精准扶贫培训取得成效。
我市就业扶贫培训工作成效初显。继新希望焊接技术培训学校开展第一批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培训后,其他4家爱心培训机构也陆续开展就业扶贫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一技之长,走上就业岗位,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