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屠杀湖南”之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元末明初,湖南很多地方曾遭遇了大屠杀,从而有了后来的“江西填湖广”。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大规模屠杀湖南人呢?

    元末农民起义后,在湖广一带,陈友谅势力坐大,便杀了同伙倪文俊、徐寿辉,1359年建立汉政权。参与反元起义的湘乡豪族易华被陈友谅封为湖广参政。

    此后,陈友谅与朱元璋在江西等地展开拉锯战。1363年,在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中流箭而死,其子陈理即位为汉帝。第二年陈理被朱元璋打败后投降。朱元璋仍暂封易华为湖广参政。

    《明太祖实录》等记载,陈友谅死后,其军事指挥、有“饶大胆”之称的饶鼎臣拒不投降,展开流窜作战,令明军将领大伤脑筋。江西吉安失守后,饶鼎臣跑到安福,明将常遇春紧追不舍,饶鼎臣逃入湖南湘潭,依附易华。因朱元璋派往湖南的官员与易华关系极不融洽,明没能实现对湖南的有效统治。

    1368年,朱元璋攻下元大都称帝后,开始腾出精力集中对付饶鼎臣。常遇春派指挥同知蔡迁追击饶鼎臣,下湘潭,在乌石峰下杀了易华,但饶鼎臣逃脱。

    1369年10月,南逃的饶鼎臣占据茶陵,继续反抗。明朝迁怒湖南人帮助饶鼎臣,潭州指挥严广制造了一起史上最无耻的屠城惨案,湘潭城被杀得十室九空,城乡弥漫着恐怖气氛,全县幸存20053人。

    说它是最无耻的屠城,因为这是“秋后算账”。一般的屠城发生在破城的时候,而湘潭屠城在城破一年多之后。屠城原因或说是易华给陈友谅集团提供了粮食,《湖南省志》又称严广是受了湘潭人刘玉湘的蛊惑与讨好。

    湘东株洲、醴陵、攸县、茶陵等是饶鼎臣流窜之地,朱元璋势力对这里的报复性血洗最残酷、最彻底。史传屠杀后,湘潭仅剩七户,醴陵只剩下十八户了。

    今天,史学界对“朱元璋屠杀湖南”提出了不同看法,甚至有人认为朱元璋势力没有屠杀湖南。其实,所谓的朱元璋屠杀湖南,主要指的以湘潭为中心的湘东、湘中一带,而不是屠杀整个湖南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