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朱安 唐朝

    “严”字当头查隐患 “实”处着力抓整改

    27处重大安全隐患年内要全部完成整改

    今年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意味着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必须尽职尽责,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要尽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就意味着企业要加大投入,全面加强企业安全能力建设,企业员工也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强化安全生产培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这必然与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宗旨产生冲突。然而,一个成熟的、合格的企业领导或单位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才是企业最大的效益,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理念,以“零事故、零伤害、零死亡”为目标,把安全生产摆在高于一切、优于一切、先于一切的突出位置,推动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控、职业健康和应急救援“八到位”,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切不可鼠目寸光,因小失大。因为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使一个幸福的家庭四分五裂,可使一个单位背负上沉重的包袱,可使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破产倒闭,可使一个县(市)的经济出现倒退。而且每次事故发生后,企业都要交一笔高额的“学费”,不仅会造成看得见、算得清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由此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职工的正常生活和队伍的情绪稳定,造成无法计算的间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在经济大潮的今天,有不少企业负责人一味追求经济指标,为了完成任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这项工作,当经济效益和安全工作发生矛盾时,企业负责人往往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处理两者的关系,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据统计,2016年,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致残多达数十万人;此外,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交通事故约50万起,每一起事故,每一个伤亡者背后,都牵涉到至少1-2个家庭,也就是说每年有近百万家庭因为因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不幸。如果这样的切肤之痛落到企业负责人自己身上,又会是怎样的心境和体会?

    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安全保障的一切经济指标和效益都等于零。实践证明,许多安全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落实主体责任,重视安全生产,不仅是珍爱我们的生命,也是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安全生产“三大行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的开展,发现全市存在27处消防和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市安监局迅速下达按期整改通知书,并聘请专家对这些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会诊”,制定整改措施,要求必须在年内全部完成整改。

    据了解,通过市、县(区)两级安监、交通、消防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发现重大火灾隐患清单高达19处,既包括芦东市场、淞北市场、安发市场、结谷门市场、华丽市场(一、二期)、锦云摩配城、株洲县南洲镇福岭木业行、炎陵县霞阳镇福多多超市等商贸单位,也包括芦淞区蓓蕾幼儿园、天元区美格健身会所、湘银大厦、北雅医院住院大楼、醴陵妇幼保健院、醴陵天伦大酒店等其他行业。其中,在对锦云摩配城检查中,发现可谓隐患成堆:建筑屋顶水箱、消防水池无水;消防水泵瘫痪,不能正常运行;消火栓系统无水,部分室内消火栓无水带、水枪;第一层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配备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灭火器;未按国家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此外,交通运输企业也存在诸多重大安全隐患,在对湘运醴陵客运汽车中心站检查,发现个别车辆存在安全设施老旧不全、同普通用锤代替安全破窗锤等问题;龙凤至株洲、龙潭至株洲班线客运车辆则存在在高速公路违规上下客等问题。

    “全市已发现的这些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必须在年内完成整改。”市安委会办公室主任、安监局局长殷顺堂表示,对所有排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分行业领域迅速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并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任务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简称“一单四制”)管理;同时要层层压实和传导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责任和压力,严督厉查,切实履行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加大重大隐患整治的攻坚力度,坚持安全生产监管“零容忍”。

    文/唐朝 刘泰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