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塘,将绿色搬迁进行到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日报记者 胡乐 通讯员 张小季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清水塘聚集了株冶、株化、智成等130多家冶金、化工、能源企业,每年的工业废渣、废液排放量以百万吨计。因缺乏科学的防雨、防渗、防尘等措施,渣场及其周边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

    如今,随着清水塘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大部分中小企业废渣废液的处理已在推进。9月27日,记者从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挥部获悉,20家涉危涉化中小企业残渣废液处置将在本月底完成。但如何顺利完成诸如株冶、株化等大企业废渣、废液的处理问题,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和决心。

    20家中小企业残渣废液处置本月底完成

    9月27日,位于铜霞路附近的株洲鑫达冶化公司老旧厂区内,一片残垣断壁,生产线和设备已被拆除,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正联系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把仅剩不多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

    在清水塘企业关停、搬迁的浪潮中,残留的废渣、废液处理成了不可忽视的“拦路虎”。为了防止企业搬迁遗留残渣废液造成二次污染,从8月下旬开始,我市环保部门开展了对清水塘老工业区33家涉危涉化的化工、冶炼搬迁企业残渣废液检查专项行动。

    此次行动严格按照企业验收标准进行,尤其是对难以发现的管道、设备中的遗留废液进行检查摸底,对超期贮存、非法转移、填埋、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挥部综合执法组副组长谭义君告诉记者,33家化工、冶炼企业中,已经有24家企业在进行残留废渣、废液处理,其中9家企业已经验收,11家企业将于本月底完成处理,还有4家企业申请了暂缓完工时间。

    “清水塘中小企业废渣废液处理比较顺利,24家正进行处理的企业中,大约共有7000吨废渣,处理的都差不多了;3000多吨废液也完成处置2000多吨。”谭义君说。

    大企业废渣废液处理进展缓慢,成立专项组推进

    清水塘地区一家关停化工企业内,废渣基本处置完毕,仅剩下部分回尘布带待处置。记者 胡乐 摄

    清水塘中小化工、冶炼企业的废渣废液处理推进速度很快。但相对一些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废渣、废液仅是沧海一粟。记者了解到,仅株冶的老渣山上的废渣,最多时就多达200多万立方米,几十家中小企业的废渣加起来都不到其零头。

    因此,目前株化、昊华化工、智成化工等一些较大企业,因为难度大、数量巨大等原因,废渣废液处理进度较缓慢。

    谭义君说,清水塘企业废渣废液的处理面临着不小困难,一些企业存在资金困难;一些企业面临着搬迁,不愿意配合进行处理。一名工作人员也称,一些企业甚至没有处理的能力,比如说一家搬迁企业因为债权纠纷,被银行冻结了资产,导致了废渣废液处理项目中止。

    目前,我市在废渣、废液处理资金安排上,由生产企业负责出资、政府给予补贴,但清水塘大多数企业近年效益并不乐观,在企业生存和职工安置上都存在问题,并不愿为遗留的“垃圾”买单。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遗留环境问题的账单,选择铤而走险,偷运、偷排废渣废液。

    “为此,我们在9月5日专门成立了管理大企业的综合执法组,对接大企业的废渣废液处理。目前正在进行摸底调查,随后会拿出方案,争取年底前完成处理。”谭义君说。

    废渣废液量最大的株冶仍无具体推进计划。谭义君说,只有等明年企业完全停产后,才能着手处理株冶的废渣废液问题。

    不过,从2012年5月开始,清水塘工业废渣综合治理工程开工,项目针对清霞新桥填埋场、大湖填埋场、霞湾污水处理厂北侧填埋场3处。挖掘出来的废渣将送往无害化处理厂,利用药剂、水泥等材料稳定固化后,再送往渣场原地填埋。

    因此,相对于高峰时期清水塘堆积成山的废渣废液,几年处理下来,情况已好转了许多。

    C

    今后4年,清水塘工业区几十年积累的废渣、废液将全部得到利用

    废渣、废液的危害极大,企业停产后不及时处置,不仅会污染水体和土壤,也将对区域环境、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8月22日早上,环保石峰分局接到投诉称“湖南隆科肥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气泄露”,该分局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并要求公司即刻启动应急预案,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经调查,隆科肥业停产后,由于对复混肥二车间的液氨站疏于管理,氨气储罐的阀门垫片破损,导致了此次氨气储罐泄漏。氨气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甚至死亡 。

    所幸,因为应急措施及时到位,此次泄漏对周边空气和水质影响不大。执法人员责令企业必须妥善处置剩余的残渣废液和危化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谭义君说,他们将加强对清水塘老工业区关停搬迁的冶炼化工企业的监察,尽可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同样,清水塘企业内部针对废渣废液的处理也在积极探讨中。株冶集团联合中南大学等突破重金属冶炼废水处理技术,使集团的重金属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和回收利用;湖南智成化工联合湖南工业大学,突破了冶化固体废物梯级利用技术。

    在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下,今后4年内,清水塘工业区几十年积累的废渣、废液将全部得到利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