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实习生 向玲 通讯员 陈建智 聂伟平
【语录】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才能将理想之舟驶到彼岸。
【素描】凌晨,午夜霓虹被夜色敛住,株洲日报社印刷厂里却是灯火通明,旋转,升降,前进,后退,轮胎在地板上磨得嗞嗞作响,印刷厂机组副机长贺威操纵着叉车卸下8卷巨大的印刷纸,卸完纸,身材魁梧的他又开始检查空压机房、油墨管道,看着轴带反复数次,传输出一张张还隐约泛着油墨香气的报纸。如许多个深夜一样,贺威带领他的机组,准时在清晨5点前印刷和装订好了十余万份报纸。2010年,贺威在一家设备公司做维修工。彼时,株洲日报社印刷厂从该公司引进新设备,贺威正巧负责安装。安装设备时,机器上的木销细如发丝,稍有差池就会损坏。贺威就半蹲着,好像拿着放大镜般盯着销子看,一点点挪。
这股认真劲给日报社印刷车间主任费文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小伙子应该是干印刷的好苗子。”于是,贺威成为株洲日报社印刷厂一名印刷工。
没有美术功底,为尽快熟悉色序,把墨开均开准,贺威每天走在路上都在思考眼前的树、车、衣服是由哪些原色组成。“学徒最困难的是学习胶辊。别人下班了,我就把自己负责的版块拆掉,仔细琢磨,来回调试。直至把胶辊调到自己满意为止,有时候在车间一呆就是20小时。”
如今的贺威,已经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印刷几千份量级的报纸,他在一分钟内便可把色调好,装版套规更不在话下。
从传送带上抽样品,翻转样品,再到操作台调试,贺威每一步都仿佛在跟时间赛跑。他说:“原材料很贵,主操作台到出报口。五步变成三步、两步可以节约很多纸。”2014年贺威担任印刷厂副机长。
夜班从晚上12点开始,贺威每次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岗,了解当天的印刷任务,调试机器,给工友们分配工作。无事故、无违章、无次品、无浪费,是贺威坚持的工作标准。两年多来,贺威当班时报纸没有出现过一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