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要学会 “看市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东南策

    9月25日,本报经济周刊刊发题为《种什么看市场 怎么种看效率——聚焦株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题报道,从我市种粮大户、苗木种植户、休闲农庄等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动作”出发,剖析其背后所呈现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

    种粮大户改种省时省力省钱的再生稻,苗木种植户换上市场最走俏的新品种,休闲农庄开始引进多种业态……这些新做法,都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补短板的基本要求。

    然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使农产品供给的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 减少无效供给。换言之,这对农民兄弟“看清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把地种好”几乎已经难不倒农民兄弟了,难的是不盲目生产。现实中,农民兄弟对市场估计不足、“一哄而上”导致供需失衡的案例依然屡见不鲜:“猪周期”、“果贱伤农”,广东湛江30万亩花卉“洗牌”,湖南隆回金银花滞销,等等。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兄弟与市场相隔甚远,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嗅觉灵敏度不高等。

    要看清市场,首先,农民兄弟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主动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基本规律与一手资讯。 其次,种植大户及龙头企业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利用其资源优势主动帮助农户。政府部门也应该增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更加注重用数据说话,提高政策科学化水平,及时介入引导,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