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佳林
最近,《株洲日报》连续刊载了两则消息:一是市纪委邀请社会各界代表50余人,“零距离”感受纪检监察机关“开门反腐”工作;一是市纪委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一批违纪违规党员干部被严肃查处。这两则新闻联系起来看,颇有深意。
在反腐高压态势之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触红线、越底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反腐倡廉任重道远。邀请社会群众走进纪委,是纪检监察工作“去神秘化”,开门执纪的需要,换个角度说,纪检监察工作也需要社会群众的广泛理解与大力支持。
前不久,央视播出专题片《巡视利剑》,王珉、黄兴国、王三运、武长顺、虞海燕等一批“大老虎”落网,充分彰显了中央巡视工作的利剑锋芒。今年,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常奇等一批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浮出水面,证明了我市纪委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县一体化巡察,把监督执纪向基层延伸的创举富有实效。无论是中央巡视挖出“大老虎“,还是地方巡察查处“雁过拔毛”的微腐败,都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强化监督,就能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权力如水,不受任何监督与约束,注定会泛滥成灾。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方面纪委要敢于亮剑,勇于动真碰硬,发挥好中央巡视利剑与地方巡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给予支持,织密社会群众监督网络。强化执纪监督问责,让利剑高悬;发动社会群众监督,让违法违规行为如芒刺在背。
自上而下的制度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互相结合,各方面的监督无处不在,并化为高悬的执纪利剑,才能打掉一些党员干部的侥幸与幻想,形成强有力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