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

    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

    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

    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

    脚跟的根基。

    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学校的教

    育教学之中,是湖南省科学研究院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之一。9月21日,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株洲市外国语学校承办的首届“湖南省初中传统文化教学竞赛”在市外国语学校拉开帷幕。

    当晚,“韵承中华喜迎十九大”湖南省2017年传统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暨颁奖典礼精彩上演:湘剧高腔、中华武术、国乐合奏、川剧变脸、京剧戏舞、舞龙舞狮、交响乐、舞蹈、诗歌朗诵……一场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让省、市、区各级领导和全省数百名专家、教师,与省市各大媒体浸润其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雄辉、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曹汉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刘林生、省教科院教材中心主任张纲、副主任周宁;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鲁立彬、市教育局局长吴安浩、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建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开和、市教育局宣传与对外合作交流科王亚;芦淞区教育局局长朱金辉、副局长谢建平、教研室主任彭菊英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承办这一高水准赛事,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对活动的细致周到安排,市外国语教育集团高素质学生,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品牌的全面诠释,都得到与会领导、嘉宾和来自全省观摩教师的交口称赞。

    传统文化为学生必修素养课程

    本次大赛分录像课评比和现场赛竞赛,从全省各市州选拔推优出的13堂课在21日这天进行现场赛课决赛。并有数百位来自湖南各地的优秀老师现场观摩。赛课课堂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孝文化、邻里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

    株洲市外国语学校校长饶婷将多年来在传统文化传承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向与会教师们分享:作为株洲市首家成立的民办教育集团,市外国语教育集团所属的六校向来重视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将传统文化视为学生必修素养课程,不懈地进行着教学研究实践。在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中,强调让语文回归“国语”,成为民族文化的寻根教育、扎根教育,成为学生的“中国灵魂”。他们以弘扬国学、传承国艺、精粹国风为纲,以多种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渗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创办“海棠诗社”、普及诗词教育;成立小戏骨培训班,继承传统湘剧;设六礼,新生入学教育中坚持拜师启智仪式等。

    多年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的坚持,其成效已经鲜明呈现。

    以“海棠诗社”为中心点,学校的诗教工作辐射整个校园。学校不仅开设了常规课程,还开发了诗词教学校本课程,由专业的老师教授格律诗词写作、对联创作等知识。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学生诵读古诗文,利用片段时间积累大量诗词。由从吟诵到创作,教学上达到了人人会吟诗、人人可作诗,学生诗词作品已结成文集《海棠诗集》,而且还被《株洲诗词》、《南楚新声》等杂志选用。诗社社长李仕珍老师是世界科教文卫组织首席艺术家、南岳诗人曹百灵先生的关门弟子。因对诗教工作成果表彰,湖南省教育科学院授予市外国语学校“传统文化先进单位”称。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推广湘剧,学校将湘剧与英语整合,唱英文版的,将湖南的戏剧传到我们的国外姊妹学校,将湘剧搬上国际大舞台;尤其在今年欢迎德国的考察团的展演中,湘剧表演让国际友人大开眼界。

    “饮食文化”课堂:学生现场做月饼

    全省首届初中传统文化教学竞赛,来自市外国语学校教师赵畅凭借她扎实的功底、优秀的课例和活跃的课堂,夺得赛事一等奖。

    记者走进让人听了都会“流口水” 的《饮食文化,余韵悠长》课堂。

    “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让我们口齿留香,余韵悠长。今天,我将带领着大家一起品鉴中华传统节日美食……”赵畅的这堂课,以传统美食为主线,结合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从与月饼相关的诗词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食。

    “淞南好,时物荐秋香。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新谷渐登场。”抑扬顿挫的古典之美由此扑面,接着“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赵畅又带着学生由诗词中的月饼而亲近现实中的月饼,她给学生带来惊喜:现场做冰皮月饼。

    “赵琪,你做的这个月饼,能告诉老师有什么特殊寓意吗?”同样有着中国美食文化符号寓意的饺子也成了赵畅老师课堂上的“主角”之一。奇趣课堂上,学生们由月饼带入,纷纷聊起聊起自己所知和品味过的各种美食:端午的咸鸭蛋、粽子、过年的糍粑,腊月的腊八粥、正月的元宵……

    赵畅的课堂,将诗词、美食、团圆、习俗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获得本次比赛最高分。

    梨花开放:

    “小戏骨”惊艳株洲

    湘剧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省的“省粹”,株洲市外国语石峰学校成为全市首个湘剧传承基地。

    小戏骨们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参演《过把瘾》最佳拍档节目,与名家青年演员同台献艺;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夺得金奖,主演何琬婷获“小梅花”称号。 迄今为止,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小戏骨社团获得了全国、省、市范围内的各项戏曲奖项,迅速走红。

    颁奖晚会,株洲市外国语教育集团湘剧社团演出的湘剧高腔《打猎》惊艳亮相,掌声雷动。

    湖南省湘剧院非遗维护办公室负责人透露:“株洲市外国语石峰学校成立的株洲市首个湘剧传承基地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得很到位,甚至可以说走在全省范围内先列,也让我感受到了传承的意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