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供需平台 促进转移就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前8个月,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24277人找到工作

    □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这几年在本地做点小生意,攒的钱不多,生了二胎后,家庭日常开支更大了,到广东工作工资虽高但不便照顾小孩。”近日,炎陵县周女士在家附近找到了一份“两全其美”的工作。

    面临“用工荒”的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国声声学公司),搭上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劳动力—企业就业直通车”。

    一方面是用工荒,一方面是劳动力就业难。如何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帮,就要帮在点子上。”今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以“企业帮扶年”活动为契机,开通“劳动力—企业就业直通车”,1至8月份,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77场,24277人成功找到工作。

    为企业特制“招贤纳士”计划

    9月14日,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第四次走进湖南国声声学公司办公室。这次来,他们还召集了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5家职业院校和4家劳务派遣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企业帮扶调度会。

    湖南国声声学公司是一家集耳机、音响等声学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公司,主要客户有“1More”“小米”“OPPO”“华为”等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今年上半年,由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引进,并落户炎陵县九龙工业园。

    “9月初,公司订单猛增,现在急需用工。”公司人事主管周新英说,“目前,公司只有200名员工,开通了2条生产线,与计划招录1000名员工相差甚远。”

    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该企业的招聘要求和招聘困难后,帮助企业分析招聘难点,为企业量身制定了专门的招聘方案及对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公司,可以在各县市区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招工、为居民送岗位;职业院校可引导毕业生就业,开展校园招聘,学生也可去企业实习。”

    招聘期间,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通过张贴招聘简章、发放宣传单以及微信、QQ等推介岗位信息,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让群众、企业切实感受到了“就业援助之风”带来的温暖和便捷。短短几天,企业招录了200多人。

    “以前是上门找工作,现在是工作找上门。”说起回乡就业的感受,炎陵县谭芬香深有感触。

    不搞“一阵风”,建立长效机制

    帮扶企业,不是“一阵风”,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年初,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时间,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展送岗下乡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方能事半功倍。”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事先收集各种用工信息,并筛选和归类整理,增强技岗对接的针对性,把岗位信息直接送到县、送到街道、送到人,提高了“联姻成功率”。

    “企业的用工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创新招聘帮扶方式,利用市县两级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株洲人才网),免费为民营企业提供招聘互联网平台服务,开展各类网络招聘会。今年,中心通过线上发布民营企业招聘岗位信息1万余条,通过乡镇、街道(社区)的基层平台,搭建起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扩大了就业信息的宣传范围,实现就业信息的有效对接。

    今年1至8月,全市共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77场,供职单位5653家,提供岗位1673388个,登记求职人员64266人,职业指导56570人,介绍成功24277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