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子的故乡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9月21日,唐湘子情系家乡书画艺术汇报展在神农大剧院正式开展,这是知名书画家唐湘子首次在家乡株洲举办个人书画展。

    画展开展前夕,记者采访唐湘子,他说这个画展10年前就该办的,因为身体原因一拖便是十年,现在终于能向家乡做一次汇报。

    成长

    “书画是一门苦差事,苦中有乐。”

    唐湘子出生在茶陵县,父亲曾是一个教书先生,自幼喜爱书画,没事就写写画画。他也受到了家传熏陶,从小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高中毕业后,唐湘子离开家乡在北方空军某部服役,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书画的热爱,军事训练之余,经常拿笔书画,近30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坚毅的品质。

    “书画其实是一门苦差事,但对我来说,苦中有更多乐趣。”唐湘子坚持下来,他说,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上世纪80年代,他参加了北京书画业余学校国画班、书法班。该校授课的都是书画界大师级人物。后来,唐湘子先后到首都师范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技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艺术

    “大繁归简,画到最后,就是画修养。”

    唐湘子画作兼具了北方画派的雄伟峻厚和江南画派的灵动秀丽。他擅国画山水,其画作大气且不乏细腻,灵动且不乏古朴,山水丛林之间充满着清新诗意。他的作品,画面与题款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画家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除了书法,还要懂得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诗词歌赋……只有把这些东西都融会贯通了,画作才有灵气,才能通过书画表达自我。”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采访中一直被唐湘子强调,他也是如是做的。

    从艺几十年,唐湘子一直把“真”看作是最重要的东西。他说,只有真诚对待生活,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美,才有创作的源泉。

    故乡

    “在外看过大山大河,不变的是对故乡的情。”

    “故乡”在唐湘子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很多画作都取材于故乡的山水。

    唐湘子说,家乡的山山水水,一直映在他心间,哪怕在外也不曾忘记过,每年都会回来看看。

    随着年纪渐长,唐湘子对故乡越是眷恋、牵挂。“回到老家后,我去看看小时候玩的地方,看看家乡的变化。”唐湘子说,在外待久了,看过了华山、黄河等大山大河,发现以前觉得很高的山变矮了,以前觉得很宽的洣水,现在也不觉得宽了,“不变的是,我对家乡的情”。

    “虽然以前总是惦念家乡,但是始终不从落笔。”唐湘子说,茶陵的山水不像张家界、黄山那么奇特,绘画性比较小,以前对家乡的山水缺乏思考,总是流于浮表,没有更深层的认识,创作也是一笔带过,没有冲击力甚至是自己满意的作品。

    近几年来,唐湘子开始思考家乡的山水,还曾给茶陵八景写过诗歌,经常带着学生在家乡各地进行写生,创作出了一些作品,这次画展就有许多以家乡山水为题材的作品。

    对话唐湘子

    在家乡办画展,是我对家乡父老的艺术汇报

    记者:为什么想在株洲办画展?

    唐湘子:株洲是我的故乡,我一直期待办一次画展,本来10年前就该办了,因为我出了车祸,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画展被暂停,没想到一推就是10年。

    通过这次画展,我想对故乡以及家乡的父老相亲,就我的艺术生涯做一次汇报。同时跟家乡的艺术家做艺术交流,带动家乡的文化艺术发展和繁荣,利用画展跟家乡的艺术爱好者进行互动、交流。

    记者:今后,你在株洲有何打算和计划?

    唐湘子:我在茶陵建了一个艺术创作基地,一方面培养家乡的书画爱好者,我会做一些公益书画培训,促进家乡的文化建设,同时建一个平台,请全国一些知名书画家来株洲、茶陵,给株洲的书画爱好者上上课。同时,我计划在株洲筹建一个艺术馆,届时我会将我一部分作品留在家乡。

    记者:你能否给家乡的书画爱好者在艺术道路上提一些建议?

    唐湘子:我认为他们首先要在书画的技法上下功夫,技法不到家就不能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思想就失去载体支撑。技法有了,创作者就要充实自己,提高修养,要思考生活、思考人生,让创作的笔触拥有更多的灵性。如果一个画家没有思想,只能是画匠,每天重复画同一个东西,看不到绿叶和森林。

    艺术简历

    唐湘子,又名唐永平、元愚、南岳居士, 出生于茶陵。曾服役于空军,先后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北京香山画院院长,中国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楹联书法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