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连续五年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制造业企业在招聘机器人一线操作工时陷入困境。记者近期在粤闽鲁等地招聘会上看到,许多招聘机器人维护、操作、编程的岗位,月起薪都在4000元至6000元,高至二三万元,虽是“急招”“急聘”,但不少企业仍空手而归。
教育部、人社部与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到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50万。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人力资源总数不到10%,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当中具有研究生学历高技能人才仅占总数的2%。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高技能人才本身就稀缺,另一方面,一些高技能人才投身一线岗位的意愿较低。
为配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有关部门制定目标,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
在三年内填补相关缺口并非易事,众多专家认为,优化强化职业学校对高技能劳动者的培养能力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