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洣云
陈子膏故居坐落在茶陵县枣市镇岩口村第九组(专家湾垅里),故居坐北朝南,背靠武功山脉,前对木子坝,坝前面是宽广的禾垅。
故居大宅院上一坵大田古时候为戏台,下坵为看台。每逢农闲时期,宜章全体陈氏族人,千里迢迢,肩挑背扛自家特产,在戏台旁搭棚而居,唱采茶戏到年底,一为感恩陈氏祖宗,二为顺便做点生意,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终止唱采茶戏活动。
河水从木子坝横流过去,石拱桥连通南北,桥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拆毁。右边一条直河从专家湾旁急急地流去。形成水在屋前绕,门前有活水,家财万贯来。常言道:屋前有水屋后山,不出富翁便出官。整座故居以砖木结构为主,布局合理,没有暗屋。结构对称,以雨门大门为中轴线,屋屋相连房房相邻,门门相望户户相对。造型按徽派建筑风格建造。青砖黑瓦,雕梁画栋;花格窗,马头墙。
故居是一座很大的四合院。从院前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排房,中间是雨门,两边分别是八间牛栏八间柴房。院坪进深达九米,正前方为正栋,是一栋五厢间的两层的大屋。一对硕大的箱形大理石门当分列在大门两旁,门槛是一条既厚又高的长条形光滑的大理石,门楣处是一对较大的户对。门当用材也有讲究,较富裕者能用上大理石,贫穷的只能用木制的,而且很小,甚至木头也用不上。这里每栋房屋,层层楼上扎杉板,户户房里有楼梯。跨入门槛进去就是宽敞的大厅,各有两扇侧门进入厢房。往上大厅两侧各有大雕花窗,花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窗明几净,房明檐亮。再往里走仍为大厅,正中为神龛,神龛上天地君亲师特别醒目。左右两边为厢房,两侧门通往走廊上,屋柱林立天井相连,回廊一米五宽。抬头望去,楼上走廊有护栏,走廊通往院子角落处,又各有一个大厅,厅前是天井。大厅的门分成八扇雕花格子门,既美观又大方。再沿两侧厢房前往外走,屋前是天井,窗户上有雕花,大门也是花格门。扇扇窗户现雕花,处处门上有格子。
故居占地面积2430平方米,共有八个厅堂,八个天井。房子主要是卧房、书房、客房、厨房、轿房、仓房等,大小房屋共72间,意即72地煞星;屋上有36个翘屋垛,意即36个天罡星。寓意即108将。可见当时建房时,希望子孙成名成贤,以光宗耀祖。天井排水设计奇妙,分明暗两沟。天井排水走暗沟,即使下暴雨,天井里的水也不会漫到屋里去。四面水流向天井,表明四水归堂,聚财之气,也就是用意很明显,肥水不流外人田。屋外檐的水走明沟。故居左右两侧有池塘,两条小溪通往池塘,水漫往明沟,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右侧沟旁有八间厕所,呈一字排开。后背有近两亩的菜园,瓜菜成畦,叶绿花香。屋檐下有一排排的棕树与柑橘树。春暖花开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秋果成熟时,黄橙橙的柑橘,令人不由得垂涎欲滴。
这座故居是专家湾陈氏十八代孙陈子膏于清朝光绪28年(1902年)开始筹建,经过几年才建成。陈子膏有四兄弟,都是饱学之士,常常得到母舅萧锦忠状元的教诲。老大陈子沐为府增生援列加捐训导、候选教谕,又成为萧状元的女婿,曾经带头向咸丰皇帝上书,反映茶陵赋税繁重,民生艰难。咸丰帝恩准减轻了茶陵百姓的赋税。尔后,他与催粮税差役发生冲突,惨遭杀害。后来,传说陈子沐被玉皇大帝封为神,现有神庙在高枧岭。老二陈子厚,系由监生加州同衔,也就是曾经为国子监学生,后任为从六品官。老三陈子文高中举人,著述颇丰,文采飞扬,众人仰慕。老四陈子膏为例贡生,生有八个儿子,艰苦创业省吃俭用,为子孙建了这座深宅大院。
陈子膏的后裔陈道生与孟溪郭氏晚姑结为伉俪,生有四子一女,即陈焕初、陈国初、陈福初、陈寿初,女陈玉香。他们都出生在这座深宅大院里。陈焕初陈国初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光,然后走上领导岗位。陈焕初曾经担任过中共湖南省委科教工委副书记兼湖南省人民政府科教办副主任,陈国初曾经担任过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纪检组长兼政治部主任,其他三人都在家务农。
故居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在只见残壁断桓,杂草丛生,满目苍痍,许多往事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