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落实省、市、区关于林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渌口区龙潭镇将推进林长制作为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渌口区龙潭镇获评全省2024年度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地区。
一、“加”强组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构建镇村两级林长体系,成立了以镇主要负责人为林长的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镇级林长、副林长11名,村级林长、副林长18名,网格护林员20名,形成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组织体系。每月召开一次林长制工作会议,镇级林长、副林长巡林履职132次,各村林长、副林长巡林履职900余次,网格护林员巡护率达97%,定期开展巡林督查10余次,镇驻村办点工作人员安装巡护APP时刻掌握办点村网格护林员巡护动态并及时督查巡护情况,协调解决林业发展中的问题,确保林长制工作落到实处。
二、“减”少资源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严格执行林长制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加强辖区林木采伐审批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和破坏林地资源行为4起,解决林地纠纷9起,制止乱砍乱伐未批先伐3起,查处乱捕野生动物1起并收缴其作案工具,守住森林资源安全底线,保护绿色生态平衡。张贴防火标语和禁火令500余份,发放保护野生动物海报1000余份、开展野生动植物执法督查10余次,安装防火警示牌150余个,发放防火告知书、承诺书等资料8000余份,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200余次。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年实现零火情。
三、“乘”倍发展林业,提质绿水青山。油茶产业创新实施“农户出地、政府供苗”模式,率先在全区进行“房前屋后一亩油茶”试点,完成油茶种植2000.6亩,覆盖9个村,参与农户915户,参与人数占全镇农户17.3%,预计丰产期户均年增收8000元,省林业局主要领导现场调研时给予该项工作“小庭院撬动大产业”的高度评价。林下经济多元拓展,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推动文家村“华利”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升级发展,重点发展林植、林牧等特色项目,新增“油茶 中药材”复合种植100亩,养殖黄牛400余头,为周边群众提供7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双赢。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项目1100亩,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4125.2亩,落实茶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1000亩,建立“企业 合作社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四、“除”害病虫防治,筑牢绿色生机。建立监测、预防、治理体系,时刻与林业技术人员保持联系,定期邀请林业技术人员对我镇林区进行巡查和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开展预防松材线虫病宣传和普查工作,每季度邀请林业技术人员到辖区松木林地现场开展调查,对每次即将调出的松木、木材进行严格产地检疫,防止松线虫病虫害随林业产品传播扩散。为加强竹蝗虫防治,每年将赤眼蜂蜂蛹分贴在辖区竹林,减少对竹林的破坏,发现竹林被蝗虫破坏,及时请技术人员用药物喷洒,全年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及其他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