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谈丨芦淞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湛

时间:2025-03-31 00:00:00    来源: 株洲市应急管理局     来源截图

  

  勠力同心防风险  奋楫笃行保安全
  努力推动芦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描绘了2025年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蓝图,吹响了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奋进号角,芦淞区应急管理局锚定市局“1135”工作思路,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把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鼓足干劲,主动作为,靶向发力防风险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我们将坚持以防范为主,增强忧患意识,主动作为,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一是在强化源头治理上持续发力。我们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把好隐患排查关、风险管控关、闭环整治关。制定下发了《芦淞区安全强基固本攻坚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健全风险评估预判和预警机制,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高风险场所消防隐患整治。二是在全面开展隐患整治上持续发力。继续推进芦淞市场群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全面展开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问题隐患整改,对其他高风险场所、低设防区域、“新业态”经营场所等群众身边的消防隐患逐一进行动态清零。三是在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上持续发力。以“地毯式、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利用好部门监督与企业自查两大抓手,在工贸、非煤矿山、燃气、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企业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控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增强韧劲,奋发有为,多维聚焦保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要实践要求。我们坚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抓在手上,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应急管理是一项筑底板、守底线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作,一年365天都在与自然灾害赛跑、与突发事故较量、与安全隐患搏斗。我们将提高站位、保持清醒,将“两个至上”作为推进所有工作的根本价值遵循,分析问题“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遇上困扰坚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二是坚决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监测预报、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把握好自然灾害的季节性和阶段性特点,聚焦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等重点工作,严格落实“631”预报预警叫应机制和“四个一律”转移避险要求,落实火情热点快核快处“131”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做到队伍、装备、物资“三靠前”,夯实防灾减灾屏障。三是坚定推进科技赋能举措。坚持向科技要效率、要安全,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我区已在航空科创园建成500平米的区级应急物质仓库,并购买了大型扫雪除冰车和森林防火消防车等大型设备防范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国债资金项目配备的救援大型无人机、北斗数字群手持终端、卫星电话、遥控救生圈、红外线热成像仪、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自动升降灯等科技设备提升救援保障能力。
  三、拿出拼劲,担当善为,笃行实干强能力
  干事创业的关键在于人,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我们将善作善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聚焦职责使命,推动全局上下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全区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坚定不移筑牢政治忠诚。强化政治意识,全面抓实党的建设,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引导全局干部切实增强主动担当、善于作为的意识,将党建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实担负起人民群众“守夜人”的神圣职责。二是坚持不懈提升履职能力。围绕“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年”活动,聚焦主责主业,紧扣工作需要,灵活运用“请进来、走出去、坐下来”等方式,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救灾救助等重点领域业务培训。抓好实践锻炼,从“时时放心不下”,到“事事心中有底”,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提升统筹统筹协调能力、安全保障能力、规范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狠抓落实能力,锻造应急尖兵劲旅。三是坚决有力抓实作风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将带头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落实。认真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全局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进一步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进一步落到实处。
  在新时代应急管理的考卷上,芦淞区应急管理局正奋笔疾书,用汗水与智慧作答,统筹发展和安全,向着守护芦淞安宁、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勇毅奋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