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期连续阴雨天气,醴陵市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防线。
“这个卡片上有提醒事项,还有我们的联系方式,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自然资源所的工作人员正给家住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村民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提醒村民加强地质灾害安全意识。而这样的情景最近正频繁在全市各镇(街)上演。
自2月18日开始,醴陵市自然资源局主动出击,对全市22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汛前排查工作,以及近两年已销号的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及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
加强技术监测,集中开展排查。充分利用1:1万地质灾害详查和“点面双控”成果,会同技术人员,重点加强对处于地质灾害中等及以上风险的学校、医院、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切坡建房、沟口建房可能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
加强研判分析,建立地灾台账。通过摸排巡查,及时发现和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相关信息,并分析研判发展趋势,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同时,完善群防群策和监测预警,及时更新警示牌,并发放防灾避险两卡。
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开展面向基层一线的地灾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和临灾避险演练。联合当地融媒体,进行地灾防治“微宣传”,全方位强化基层群众的防灾意识。
下一步,醴陵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排查工作,主动作为,下好“先手棋”,织牢“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