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4 00:00:00 来源: 株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来源截图
(“农村三路”建设)
省重点民生实事24项重点任务36个重点指标全部达到序时进度,其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千人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等5项指标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项目总体进度、完成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群众满意率99.97%,多个项目指标满意率100%……
这是我市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民生成绩单。今年以来, 市人社局切实履行牵头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可感行动有关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民生可感行动,为幸福“加码”、为生活“加温”,让民生实事可感可及。
(“长者食堂”让老年人就餐无忧)
强化品牌带动。着力打造“两块品牌”,不断提升株洲民生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全力打造“U⁺民生·株事无忧”民生可感品牌,做好“优就业、优教育、优环境、优医疗、优治理”五篇文章,让市民群众工作、就学、居行、健康、生活诸事无忧。办好群众“身边的实事”,从各个层级、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选聘民生代表,组建民生代表评议小组,面对面、全过程、零距离监督跟进项目实施。全力打造“‘就’在株洲有未来”就业品牌,大力开展“就”在株洲“职引未来、创响未来、技兴未来、护航未来”四大行动,“智汇株洲 创享未来”创业项目展示交流、“百日千万”招聘会、大学生“就业游”、暑期实践营、“株洲就业帮帮团” “智汇潇湘·才聚株洲”等系列子品牌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矩阵式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多维度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强化专班推动。建立“多线并行机制”,将民生可感行动、“U⁺民生·株事无忧”、“三微六位”、民生项目“举一反三”等多项民生领域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相互促进;建立“红黄蓝三级督办机制”,对进度滞后项目按问题层级给予提醒、督办、约谈;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将信息公开度、群众满意度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向“民生实事码上通”平台上传信息2300余条,群众手机扫码“一键”掌握项目详情。
强化部门联动。各部门“多向发力”,不断延伸服务半径,惠民举措频频获群众点赞。市人社局全面推进社保卡加载交通出行功能应用,实现65岁(含)以上老年人免费人群、14岁(含)以下学生免费人群、14-18岁5折学生优惠人群、普通人7折优惠人群的全人群刷社保卡乘公交车出行。市残联争取社会捐赠灯具2000盏用于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妇女“两癌”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提供“入户接-现场帮-送到家”一站式服务;市交通局严格落实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安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制度,推动农村“三路”建设加速跑;市住建局与市发改委联合发文简化审批程序,加速老旧小区改造进程。
强化宣传发动。“图”“文”“影”“音”全方位呈现项目成效,在株洲日报开设专栏,各级媒体、网站、公众号相关报道700余篇次,阅读量超80万次;印发民生可感行动宣传手册、展板万余份,在项目现场、服务窗口张贴“民生实事码上通”二维码,“送码”进社区、入户、到人,引导群众扫码评价实事,收到评价25万余条,建议6000余条。
聚焦“重民意”,让实事更可感。开展“千名代表民生可感”计划,从各个层级、各条战线选聘1000名代表(包括500名“两代表一委员”;200名基层干部、村社区工作者;150名退役军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志愿者;150名教师、医务工作者、就业专干、环卫工人等),零距离、全流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项目代表领。建立“代表跟踪评议民生实事项目联系”机制,按照“就近就便、一一对应、全面覆盖”原则,每个民生实事项目安排一个评议小组对接,每名代表联系一处民生实事项目点。进度代表督。构建“沟通-反馈-改进”机制,组织代表和评议小组到现场查看、听群众意见、赴部门问询,掌握项目实施动态和进展情况,对存在问题较多、困难较大、进度滞后的项目及时反馈工作专班,由工作专班督促实施单位按题作答、抓好整改,确保项目落实不走样、不变形、不缩水。成效代表评。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民生项目成效的第一标准,全面开展项目满意度测评打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每一个实事项目“过程可查、结果可评、成效可验”。截至7月底,收到留言建议9000余条、群众评价近25万条,总体满意率达98.93%。
聚焦“建管用”,让实事更长效。建立完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确保项目的有效运行和长期效益。在“建”上谋实功。在资金等要素紧缺的情况下,项目实施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财政挤、部门筹、向上争、对外引”等办法,积极筹措资金,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实施。比如,市水利局申请9780万元国债资金实施新增蓄水能力项目;市住建局将中央财政近3500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助;市民政局联合市慈善联合会建立老年人助餐补贴制度,鼓励社会公益个体参与长者餐厅建设。截至7月底,市县两级重点民生实事投资金额4.9亿元。在“管”上出实招。对近3年来全市建成的16类重点民生项目全面开展“回头看”和“再回头看”,重点排查解决“应建未建、建而未成、建完未用、建后未发挥实效”等民生领域问题,不仅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更助推项目见效,不仅助力兑现政府承诺、更助力推动群众满意,真正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在“用”上见实效。从明确责任、健全制度、落实保障、后续运营等方面,强化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和保障服务。比如,天元区铁西社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社会投资、社区监管、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工作机制。引进养老服务专业机构入驻,街道以“服务抵租金”方式为入驻机构减免养老用房3年租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有偿、低偿、无偿结合的方式,提供零售、理发、母婴护理等延伸服务获取收益,社区开设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次数与时长可兑换相应服务。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破解了社区养老服务难以长久运营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