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县实现“五年倍增,争创一流”目标的跨越之年。在攸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瞄准了“继续实施‘四大战略’,全力打好园区攻坚、城市提质、旅游开发‘三大战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明确了‘民众幸福指数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提质,经济社会发展提速”的总体要求。在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创造了不少令人瞩目的业绩,取得了许多不同凡响的成就。回眸2010年,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此,本网特将从部分单位或行业采写、报送来的经验或做法,予以报道,以飨网友。
攸县鸭塘铺乡工作取得喜人成绩
2010年,攸县鸭塘铺乡抢抓历史机遇,应对多重挑战,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94亿元,同比增长20%,农业生产总值4.04亿元,企业生产总值9.9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4亿元;招商引资实到资金2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52万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55元,同比增长11%,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三大战役全面打响
产业发展实现突破。一是招商引资来势喜人。树立“兴工强乡”观念,广泛宣传“八个零”的政策,并出台了《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明确“主动靠前、主动让利、主动服务”三个态度,利用“区位、文化、人文”三大优势,依托园区办企业,依托基础办企业、依托人脉办企业、招商引资取得成绩。全年招商引资实到资金2300万元,新增规模企业2家(白日龙泉水厂和攸县鹏翔电子有限公司),签订意向协议企业3家,投资总额达5000余万元。二是重点工程奋力推进。以园区攻坚为抓手,强化宣传教育、强化组织保障、强化环境优化,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全年完成工业园区、城北防洪堤、污水处理厂、桐坝电站征地175亩,平地384亩,迁坟102座、拆迁房屋4栋,修复灌溉渠1236米,化解矛盾纠纷126起,重点工程的建设得到顺利推进。
村级创建全面提质。一是镇区品味不断提升。为提升镇区品位、完善功能配套,积极组织完成了原鸭塘铺肉食站闲置资产的处置工作,并投入资金30万元 完成了商贸小区下水道改造350米,道路硬化2300立方米,化解老债 67户。为群众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休闲场所。二是洁净行动卓有成效。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洁净行动”工作,全乡坚持推行“四分法”的工作机制,坚持利用“大评比、小奖励”的办法、坚持发挥“四大群体”的作用,攻坚克难,洁净行动卓有成效。全年全乡共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垃圾池2100余只,购置垃圾桶4600余只,购买水泥筒子1020个,聘请专人42个,全乡基本实现了可视范围不见垃圾,村级文明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深受老百姓好评。
旅游开发初显成效。全面打响旅游开发揭幕战,利用城郊的区域优势,文明二塔的文化优势,对接消费市场,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经济。编制了景区发展规划,明确了景区发展定位,争取了马鞍山景区建设纳入全县洣水风光带旅游大规划中。2010年已经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了景区风景林造林200亩,道路硬化、拓宽10公里,新修水库1座,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接待各地旅客1.2万人次。
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计生工作稳中有进。该乡始终把计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计生目标管理,推行重奖重罚制度,坚决兑现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2010年全乡计生率为80.5%,统计准确率100%;全年实施节育手术746例,其中结扎129例,人流引产134例,上环356例,社会抚养费征收收入达到172万元;积极为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定期开展“三查”活动,免费检查达1.2万人次;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达1025人;免费发放避孕药具2072盒;落实“两扶”奖励对象101人、独生子女对象270人;发放奖扶资金 万,计生工作在省、市、县三级抽查取得较好的成绩。
综治工作平稳可控。坚持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认真落实“一把手大接访”、“领导包案”制度,积极协助县公安局开展“千名干警大走访”活动。建立排查、化解、稳控机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16起,成功调处317起,处理各类犯罪24起,刑事案件5起,治安案件19起,较去年减少5起,抓捕逃犯6人,人民信访平稳有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财税工作明显壮大。财税总量跃上新台阶。该乡本着“开源节流”的工作理念,在拓宽渠道、培植财源上下功夫。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严格控制了公用经费开支,全年财政收入1152万,预外收入375万,增长15%,地税收入79.6万,增长30%,消赤减债36万元。
“两会”清收实现新提升,该乡“两会”遗留欠款较多,2010年成立专门的清收班子,常年累月清收贷款,共收回贷款26.9万元,收回率为22%,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净化了社会风气。村帐乡代理体现新水平。全乡19个村村账乡代理工作全面实现规范化、电算化管理,进一步严格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大村级,财务审计的制度代建设。在村级换届选举前严格按照要求对各村任期财务进行审计并张榜公布,做到“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融洽了干群关系。
民生利益切实保障
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五保老人,低保、优抚对象、低收入家庭进行救助,其中投入资金12万元完善敬老院配套设施的建设。全年累计发放五保资金56.2万元,救助人数达265名,发放低保资金58万,救助人数达1080人。投资25万元,兴建安居房20户,完成灾后重建工程11户;大病医疗救助人数达38人,发放资金11.35万元。发放优抚资金48万、救助对象174人。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善公路建设。乡村两级一贯秉承“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2010年投资240余万元先后拆除重建王家江中桥、修缮加固牛咀桥;维修乡道15公里、硬化村组道路52.9公里,“村村通、组组通”的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为乡域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兴水利建设。乡村两级齐心协力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全年投工5万个、投资640万元,完成土桥、王塘水库的除险加固,新修山塘18口、防渗山塘34口、防渗渠道1.2万米、维修机埠电排12处,争项新增粮食产能项目188万,争项小农水项目1000万,分别在两年实施,有效地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为农业丰收提供坚强的保障。致力生态建设。认真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该乡共换发山林权证1038本,山林权证换发工作已全面结束;与此同时,完成“三边”造林、荒山造林、油茶低改3200亩,进一步增加绿化覆盖率。农业优势不断增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优势农业资源、引进绿丰米业、新城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探索“三权分离”加“四位一体”的土地流转模式、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根据全县统一部署,政府争取资金260万元完成乡中心完小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乡中学校园的修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杨木港小学、牛头湖小学争取明、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升学率90%,扶助贫困学生658人,扶贫助学金达22万元。一中上线人数达到11个。二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组建龙灯队1个,腰鼓队 5 个,开展各类大型文体活动3次,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启动,建立健康档案8200个,免费体检4600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05万人,参合率98%,参合资金927300元,报销费用334万元。老年工作平稳发展,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国土、规划规范有序。
党建的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开展解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作风“四治”等主题活动,强势推行村级定期联合办公。大力弘扬“攸县精神”。围绕《攸县公民教育系列读本》开展“六学六比六看”活动。继续深入持久的践行县委“三十条”、“六个一”,严格遵守“六不准”制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匡正了社会风气,创树了干部形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该乡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以下差距: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创新精神不强;支柱产业缺乏,经济增速较缓;农田水利条件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有待加大改造力度。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鸭塘铺乡党政办
编:胡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