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股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决定在今年“七一”开始,由攸县电视台、攸县广播电台、攸县公众信息网、攸县新闻网、《攸县印象》等“两台两网一刊”主要媒体联合开设《时代先锋》、《党员风采》栏目,从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对全县范围内涌现出来的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推介。同时,我们殷切地希望各级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头收听、收看、浏览、阅读,旨在在全县上下营造一种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攸县精神”,打好”三大战役”,为实现“五年倍增、争创一流”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老骥有壮心 暮年有余温
——记离休干部易炳祚同志
易炳祚同志,系攸县老干部局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对象、改制企业离休干部第二党支部书记,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与一般的退休干部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这是我内心的好奇。
县老干局小杨引着我们一行人来到易炳祚家——一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普通民房。年近八十高龄的易炳祚站在门口,一脸慈笑迎接我们,精神矍铄的样子看似才年过花甲,令我们惊讶的是,他仍然耳聪目明,丝毫没有沟通障碍。
易炳祚家后面,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一幅忙碌景象。然而,坐在易炳祚家里,和他交谈的时候,似乎忘却了外面的喧嚣热闹。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意境,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尽管有较高的工资,但易炳祚一直都过着素食淡饭的朴实生活,家里也收拾得整洁有序。更难得的是,屋后一小块自留地上,还种了蔬菜,一些坛坛罐罐摆放在地上,里面栽上了花花草草,秋日的阳光下,竟似流淌着暖融融的春意。
洁净的墙壁上,张贴着几张很显眼的字画,一张书写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毛笔字吸引了我们的眼光,豪迈的风范通过遒劲有力的一撇一捺淋漓尽致的凸显出来。惊叹之余得知易炳祚同志人老心不老,一直保留了习诗写字的好习惯,可以说得上是常年乐此不疲。“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在易炳祚身上得到了真正体现,这让我们一行年轻人感到十分敬佩,也倍感惭愧。其实,易炳祚的学历不高,只有初小水平,但他一直坚持自学,不断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离休后,易炳祚仍然勤学不停、笔耕不辍,积极参加组织安排的各项学习活动。自订的四份报纸,加上老干部局每月赠送的两份杂志,让易炳祚有了足够的了解各种信息、紧跟时代步伐的渠道。谈笑风生中,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他都能滔滔不绝的畅谈,这让我们惊讶他的博学多闻。茶余饭后,易炳祚把对党和人民的感情,对生活的感悟用饱含热情的笔墨抒发出来,案桌上摆放了两本厚厚的诗词文稿,让我们很是惊叹。
易炳祚时常妙语连珠,话语中闪烁着老者的人生历练和智慧。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让他的知识储备得十分深厚,也夯实了一个老党员的党性和品行。易炳祚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着当初在党旗下的承诺。1998年离休后,易炳祚服从老干部局的安排,担任了改制企业离休干部第二党支部书记,始终秉承“为党旗增辉,为社会添彩”的政治信念,情系党的事业,乐于奉献,乐于奋斗,做到离休不离岗,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改制企业离休干部第二党支部刚起步时,各项工作处在初始阶段。易炳祚带领支部一班人马从建章立制开始做起,逐步规范了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系列规章制度,并带头认真遵守。为给老干部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料,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易炳祚还带头组织大家自编学习材料。虽然上年纪了,但易炳祚有时候还亲自上阵,挑灯夜战继续白天的编撰,只是为了尽快给大家递上最鲜活、最生动的学习资料,每每谈起这些,其他老干部都感叹,“易炳祚是我们的老大哥,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老干部的学习没有规律,比较随意,不确定性较大,一有合适的机会,易炳祚就组织老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思想。有些老干部年纪大了不便参加集体学习,他便约上两个送书送报上门,并与其进行思想交流,把党的思想理论和社会新鲜资讯传递给他们。结合党支部实际,易炳祚还组织老同志开展了重温党章活动,鼓励老同志永不忘党的恩情,永葆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易炳祚的领导下,党支部的工作很快有了新的起色,各项任务都如数如质完成,其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支部离退休干部的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不断提升,一些非党老干部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两年先后有两名老同志申请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充分体现了党的强大生命力,易炳祚也赢得了支部的老干部和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老干部局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活动,让离退休老干部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易炳祚总是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局机关的各项工作部署,并利用自身经验、资历等优势,引导老干部参与各项活动。社区宣传教育工作现场,时常能看到他上下忙碌的身影。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过程中,他不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搞好家里家外的环境卫生,还积极加入社区组织的“洁净攸县大行动”的“规劝”队伍中,在他的带动下,所在社区的环境更美更靓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服务系毕业生”。
作为党支部的领头雁,个人品行是影响和带动他人的软指标。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传统在易炳祚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也影响了周围的人。易炳祚深怀一颗怜悯之心,曾多次向灾区、贫困地区伸出援助之手,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时,他都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捐物,累计捐赠金额上千元,同时,他还组织发动支部党员踊跃捐助,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正是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体现了一位老干部高尚的思想境界。
“电视机前看新闻,书桌面上习文章,庭院养花锄菜园,逛街游览观风光。”这是易炳祚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谓忠于平凡生活,微笑面对人生。虽然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易炳祚为党为民的忠诚感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热情洋溢的笑脸和知足常乐的神态,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老党员的光彩和魅力。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供稿:县委组织部
文/图:何婷 杨婉君
编:王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