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一五”】攸县林业事业生机盎然

时间:2010-12-12 00:00:00    来源: 攸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编者按:“十一五”(指2006至2010年)期间,攸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五年倍增,争创一流”的战略目标,紧扣“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跨越”的工作主题,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在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科教兴县等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了回顾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从12月6日开始,本网特别开设“辉煌‘十一五’”栏目,敬请网友留意。

【辉煌“十一五”】攸县林业事业生机盎然

  攸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251.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其中有林地面积202.26万亩。2009年末,活立木蓄积量293.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6.82%,林业生产总值达到14.13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31%。2004年攸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2009年酒埠江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试点建设项目,2010年被全国绿委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十一五”期间,攸县林业按照“山区商品林业、社区休闲林业、城镇绿化林业、庭院经济林业”的发展格局,通过优惠政策“促”、项目资金“带”、造林大户“引”、限制措施“管”、专项行动“打”,突出森林培育和保护,加快了攸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辉煌“十一五”】攸县林业事业生机盎然
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副站长尹刚强(前右一)一行来攸县调研(本网资料图)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以林业工程项目为支撑,着重抓好迹地更新造林,面上、“三边”造林绿化,积极消灭宜林荒山。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9.55万亩、生态公益林75.7万亩、杉木无节良材及大径材级林5万亩、长防林3万亩、速生丰产林10万亩等。培植1000亩以上造林大户26户,500亩以上近200户。全县累计人工造林19.1万亩,2009年、2010年累计造林达10.93万亩,“三边”造林绿化10800亩。近两年每年定点繁育良种油茶苗木200余万株,新造油茶林1.5万亩以上;实施油茶和南竹低产林改造9万亩、中幼林抚育间伐20万亩、封山育林护林50万亩以上,保证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森林资源得到快速增长。
 

【辉煌“十一五”】攸县林业事业生机盎然
株洲市调研组成员来攸县调研林业配套改革情况(本网资料图)

  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严格木材限额采伐制度,强化了采伐检查监督,五年来共采伐木材51.13万立方米,南竹1859万根(其中黄丰桥国有林场木材14.65万立方米,南竹20万根)。执行林产加工市场准入和木材检尺制度,规范了木材经营加工和收购运输管理;依法抓好了林地清理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2010年没收非法移植野生香樟51株约60余万元。加强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十一五期间防治林业有害生物86620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在全市率先成立森林消防队,设26个分队112名扑火队员,添置风力灭火机160台,修筑防火隔离带280公里,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2006年以来,全县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256件,其中盗伐、滥伐林木案件887件,违法占用林地219起,森林火灾案件62起,侦破刑事案件101起,严厉打击毁林犯罪,保障了林区秩序稳定。

【辉煌“十一五”】攸县林业事业生机盎然
县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挂点驻乡”指导林改工作(本网资料图)

  产业建设加快推进。通过优化服务、扶优扶强,全县已初步形成造林绿化、竹木加工、种苗花卉、野生动物驯养、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等六大林业支柱产业。目前有从事林产加工经营业主368户,较2005年减少189户;上规模的竹木经营加工企业有15家,其中4家被列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已基本建成杉木林53万亩,南竹25万亩,油茶45万亩,松木、阔叶树工业原料林70万亩、种苗花卉繁育基地2万亩。2008年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县已完成林权外业勘界227.5万亩,占任务97%;林权发证215万亩,发证率为91%;受理山林纠纷2273起,已调处2092起,调处率为92%。育林基金征缴标准由原来的20%下调到10%;林业“两站”人员已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已挂牌成立林业“两中心”(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和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林业配套改革正在深入开展。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县林业局
   编:袁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