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肖渊泉、副主任杨靖云、刘凤华一行专程来攸县调研2005至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简称为“农开”)工作。
上午,肖渊泉一行在市农开办主任冯新琪,县人常委会大副主任贺新国、县农开办主任胡金春的陪同下,视察了我县皇图岭镇土地治理项目区的丹塘水轮泵站、湖南坳乡同新骨干排灌渠及“仙竹米业”精米加工生产线等农开建设项目,详细了解了项目投产后的成效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据介绍,我县自1998年列入国家农开项目县后,已经走过了12年历程。2005年至2009年,共组织实施了13个项目,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764万元,高标准改造了中低产田7.1万亩,重点扶持做强了四个“农”头企业,为项目区构筑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新平台。5年来,13个项目累计新增优质粮食生产能了3050万公斤,新增农民收入总额2050余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产值3210万元,利税320万元。
下午肖渊泉一行在听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可勇关于攸县2005至2010年农开工作情况汇报后,和与会的市、县两级领导,就当前农开有关工作开展了座谈。
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后,肖渊泉对我县的农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攸县近些年的农开工作有三个特点:创新意识强,工作思路明,成效很显著。不仅为攸县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全市也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攻坚克难,打好“十一五”扫尾战。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攸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最多、资金投入量最大的一年,要严遵“国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争创优良工程,为“十一五”规划划上圆满句号。二是要抢抓机遇,做好“十二五”期间的争资立项工作。未来的五年,对攸县农业综合开发,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多的项目。三是要整合资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要同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合力,把农综项目做强做实,让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四是要强化管理,发挥项目工程最大效益。对正在组织实施的网岭镇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要加强现场指导,强化实地管理,注重施工细节,确保工程质量,使项目工程发挥最佳效益。
市农开办主任冯新琪在座谈中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图 农开办 陶金花
编:刘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