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言论】李能斌:抓住关键领域 加快结构调整

时间:2010-10-04 00:00:00    来源: 攸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抓住关键领域 加快结构调整
攸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李能斌

  工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战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力军”。攸县正呈现工业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依赖性经济的显著特点,迫切要求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以工业经济的重点突破,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突围。
  一、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经济实现“量变”
  攸县矿产品、农产品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依赖丰富的资源创办了很多企业。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和条件,做好产业“延伸”发展文章,是促进工业经济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做强矿产品加工业。在抓好矿山技改扩能,提升采掘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煤炭向煤—电、煤—化工,铁矿向冶炼、精密铸造方向发展。今后一段时期,重点要抓好煤电一体化、干法水泥、酒江特钢技改等项目建设,争取用3—5年时间把矿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百亿产值产业集群。要做活精细化工业。利用攸县初级产品丰富的优势,切实加强与宜化股份、长江化工的对接,重点引进株化集团,积极重组海达化肥、酒埠江化工厂,大力发展下游配套产业,抓好氟化钠、氧化锌企业的技改和整合,加快把化工业培育成攸县的支柱产业。做优机械制造业。坚持以重型机械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支持湘化机、龙昊重工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促进机械制造业集聚发展。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围绕竹木、粮食、果蔬、畜禽、油脂等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尧乡农业、仙竹米业、武陵源油脂、好棒美鸭业等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二、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变”
  产业结构偏重、偏硬是现阶段我县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立足实际,把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促进攸县工业由重转轻、由低端化方向向高新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抓好益力盛电子项目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通过委托招商的办法,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扶持三星电子等现有企业做响品牌,力争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立足现有基础,整合项目资源,重点扶持大豪药业、正源药业、永佳阿胶、神农兽药、威克尔、氨基酸等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努力打造长株潭地区的新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烟花鞭炮产业。继续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引进100家烟花企业进县,同时,围绕烟花产业大力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快形成烟花鞭炮产业集群。致力发展家俱制造产业。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发挥劳动力密集优势,在整合做强奇瑞木业、福来木业等现有家俱生产企业的同时,突出抓好东莞洪梅(攸县)家俱工业园项目的跟踪工作,促其早日落户,壮大攸县家俱产业规模。努力培育家俱制造产业。力争通过3年培育,使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三、提升规模档次,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裂变”
  工业经济要实现新跨越,必须在规模档次上实现新突破。启动实施“51151”计划,对煤电一体化、湘化机等进入笼子的企业,建立企业特派员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采取特别的政策,在要素投入、项目安排、土地供应、资金奖励等方面优先倾斜,着力打造产值过10亿元、过5亿元和过亿元的企业板块,促进企业不断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行动,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贷款贴息资金、1000万元的技改奖励资金,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力争今后三年,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到2012年,总数达到35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积极开展质量品牌创建活动,设立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力争到2015年,全县省级名牌产品达到20个以上。
  四、加快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聚变”
  园区是产业集约发展、聚合发展的平台。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大力实施园区升级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功能水平,集聚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以攸州工业园为龙头,以菜花坪、网岭、新市、酒埠江等工业小区为支撑,多点布局、多极发展的园区经济格局,全面提升园区经济的规模和效益。瞄准县级一流园区和“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目标,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攸州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严格执行招商引资“八个零政策”,坚持“园中园”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家俱制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吸引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确保五年后园区产值超百亿元。

  稿源:《攸县工作》第4期
  编辑:攸县公众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