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言论】李子善:做好招商工作 服务“四大战役”

时间:2010-10-07 00:00:00    来源: 攸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全力优化服务 加速园区发展
攸县县委常委、攸州工业园党工委书记 李子善

  如果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园区的“金字招牌”、招商引资是园区的根本出发点,那么企业服务就是园区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加速园区发展,就是要把优化企业服务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园区打造成解放思想的先行区、高效办事的示范区、发展环境的最优区。
  一、要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强不强是优化服务的根本,这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一是职能转变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构筑市场载体、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支持就是工作、帮扶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二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一个企业落户,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最看重的就是一个地方对企业服务的好坏、服务的优劣,能不能达到它的要求,最希望看到只是一心想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而不是忙于处理其它一些琐碎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增强服务意识,让企业在经营时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在困难时又能感觉到我们无处不在,真正做到让企业放手发展,让老板放心发财。三是地方发展的需要。服务是经济环境好坏的首要标志。有人说,环境是水,企业是鱼,有什么样的水,才能养什么样的鱼,有多深的水,才能养多大的鱼。这句话虽然朴实,但说明了一个很深的道理:哪里的环境好,哪里就能吸纳更多的资本、人才和商家。一个成功运作的外来企业,就是一个鲜活的投资指南,就是一块最好的招商广告。因为外商对发展环境最有发言权,他们的一句话,胜过我们千言万语。相反,如果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不好,连现有的企业都留不住,还谈什么对外招商引资?结果是来过的一去不返,想来的望而却步。为此,我们必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服好务,这样才能留得住商家、留得住企业、留得住形象。
  二、要创新服务方式。服务不仅是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问题,同时是一个地方形象、发展品牌问题。在加速园区发展过程中,我们务必创新服务方式,全方位服务。突出一个“优”字,坚持保姆式服务。从企业签约开始,到落地投产、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从审批立项、安排用地,到提供电力、供水、劳动力等要素,所有涉企事务如证照办理、劳动用工、融资服务、法律服务、会计、物流配送等方面,全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园区全程代办、规定期限办结,缩短项目的“漂浮”时间,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的“保姆式”服务。突出一个“诚”字,坚持契约式服务。对所有入园项目实行“契约式”服务,项目业主明确承诺投资强度、建设周期、贡献数额,政府承诺实实在在的优惠扶持政策,促使政府服务项目的内容契约化,加快项目建设的目标具体化,做到诚信稳商。突出一个“快”字,坚持高效率服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缩短前置审批时间,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严格执行重大执法事项申报制度,规范执法检查活动,对破坏投资环境的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做到高效安商。突出一个“实”字,坚持连续性服务。建立服务企业联系机制,对入园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项一策”,指定专人联系,实心实意为入园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入园企业主增资扩股、做大企业的信心,激发他们牵线搭桥、引荐项目的热情,做到扶商富商,实现以商引商,真正建立优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要强化服务保障。保障到不到位是优化服务的关键。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做任何事,领导重视是根本。2010年是“三大战役”的起步之年,我县把园区攻坚战放在“三大战役”之首,并提出只要是园区攻坚战所需,“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充分说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园区发展、更好地优化服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部门密切配合。加速园区发展、优化服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个部门单位在工作中多商量、多通气、多协调,遇事做到不观望、不推诿、不扯皮,做到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些宽容大度,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拳、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今年,我们对园区攻坚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与相关的乡镇和部门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进行目标管理考核。三是执行全面到位。执行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习惯、一种能力。服务的到位,需要强有力的班子来执行。今年我们全面实行工作预安销号制和绩酬挂钩制度,绩酬与工作实绩紧密挂钩,切实做到预安一项,销号一项,大力推动工作落实。同时,全面推行项目征地、拆迁、矛盾调处“镇村为主”制度,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将全年工作经费与工作实绩紧密挂钩,真正做到优化环境、服务发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四是企业主动作为。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行为,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人员队伍素质,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

  稿源:《攸县工作》第4期
  编辑:攸县公众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