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股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决定在今年“七一”开始,由攸县电视台、攸县广播电台、攸县公众信息网、攸县新闻网、《攸县印象》等“两台两网一刊”主要媒体联合开设《时代先锋》、《党员风采》栏目,从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对全县范围内涌现出来的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推介。同时,我们殷切地希望各级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头收听、收看、浏览、阅读,旨在在全县上下营造一种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攸县精神”,打好”三大战役”,为实现“五年倍增、争创一流”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护渠管水终不悔
——记县水利系统职工彭跃进
在攸县西干渠石羊塘段沿线一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位头顶草帽、肩搭毛巾、扛着锄头握着柴刀的人,他们经常与寂寞相随,与风雨为伴。这些身着特殊“装备”的人便是酒埠江灌区攸县中心所西干渠管理所的职工——老百姓的护水人。他们为了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渠道两旁,以平凡而朴实的工作践行着水利人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共产党员彭跃进就是其中的一名普通职工,却又是这个职位上极不平凡、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初见彭跃进便被他一张黝黑的脸和满是厚厚的老茧的手掌所折服和感动,迫不及待地想走入他的工作和生活深处。
彭跃进于1993年参加工作。工作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长期奋斗在水利第一线。爬山涉水,穿木绕林,遇到脏、苦、累的事情,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到最前面。彭跃进先后从事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在东北干渠从事推土机维修和管理,在抗旱服务队从事水管生产,如今他在攸县西干渠下游的锅巴塘从事护渠管水工作,无论在哪里,不管做什么,他总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2007年,所里安排彭跃进管护水路长、渠况差、管理难度极大的网岭塘陂渠。他接管渠道当天就上渠察看情况,看到渠内淤泥成堆、丝草成群,渠水无法通畅下流,马上与沿渠村组联系清淤扫障,但村组之间因上下游受益不均有过节都不响应。上游的村组说横竖他们可以灌到水,下游的村组讲即使疏通了也只能等上游不用水了才有用水的份。彭跃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保证沿渠农田灌溉有序,农户不因用水再产生矛盾,他每天天还没亮就上渠巡水,晚上十二点才回家。遇到阻水的渠段彭跃进毅然自己下渠清淤,渠内又脏又臭,每次从水里上来,身上是又肿又痒,晚上回来搽药,第二天照样下水清淤。经过连续半个月的清淤,渠道畅通了,但彭跃进的身上已是溃烂不堪。
塘陂渠全长5公里多,为不耽搁工作彭跃进将家中五5亩多农田双抢收割托付给年迈的父母,自己借住网岭镇宏市村村委会内,把生病的妻子带在身边,没有床就睡地板,他上渠巡水,妻子为他做饭洗衣。从“夏灌”到“秋灌”连续4个月,彭跃进不曾离开渠道一天,而妻子没有回过一次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彭跃进的无私付出,得到了灌区村组和农户的理解、信任和赞赏。渠道最下游的大漠观组,以前每年因用水纠纷不断,那一年没有发生一起水事纠纷,用水灌溉井然有序。当秋收结束,彭跃进打点行装回家时,灌区三个村的代表自发把前两年拖欠的水费全额交到他手上,并再三请求他明年还来当塘陂渠道的管护员。
高度的责任感是彭跃进长期扎实工作的动力源泉。去年年底,因连降大雨,西干渠上游的杂柴杂草成群的涌来锅巴塘,随时有堵塞渠道造成垮塌的危险,腊月二十七日,当大家沉浸在新年即将来临的喜悦气氛中时,彭跃进仍然坚守在渠道旁打捞杂物。寒冬腊月,冷风袭人、冰水刺骨,他毫无惧色,连续在寒风冷雨中工作了七个多小时,直到凌晨才把满渠的废弃物打捞干净。大年三十,本是和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但他心里牵挂着渠道的安全,牵挂着辖区内老百姓的安全,中饭后来到离家几十里的渠道巡查、清理一遍后,才安心回家准备年夜饭。
除了本职工作,彭跃进还经常下到泥脚巷、干冲支渠上巡查,看到了什么问题,都会想方设法解决。锅巴塘下游的泥脚巷支渠吸管经常被杂柴杂草和废弃赃物堵塞,一旦堵塞就严重威胁渠道及当地村民的安全,必须及时清除。泥脚巷支渠的管护工作本不属于他的任务范围,然而一旦遇到堵塞情况,他都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一根一根的清除杂柴杂草。倒虹吸管横截面只有60公分,狭小的空间里面一片漆黑,人只能勉强蹲在里面工作,再加上有些漂浮的死猪死鸡,散发着难闻的臭气,要清理完这些废弃物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常人难以想象的是,清理管道还存有危险,随处可能潜伏的水蛇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当吸管里的废弃物清理一空,水流突然变急、冲击力急速增大的时候,一不留神把人冲下去,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每次彭跃进都小心翼翼地下去清理,每次都累的腰酸背痛,但看到渠道安全得以保证,他总是由衷地感到高兴。很多人劝他不要多管闲事,不是自己范围的工作,又没有额外补助,何必多此一举呢?每当听到这些满怀善意的劝说,老彭都只是微微一笑,仍然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并且做得有声有色。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水中作业,彭跃进原本强健的身体如今伤病袭身,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一下水就容易感冒。今年“春灌”关键时期,渠道边风餐露宿的经历,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彭跃进连续吃了一个多月中药,然而正值春灌繁忙时节,为了保证农田灌溉,彭跃进坚持带病上渠扫障护水,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其实,遇见彭跃进的时候,他正在渠道旁忙碌着,闲聊时,我们不经意间瞥见了他随身携带的药物。
这些看似平凡的普通党员,给了我们很多的感慨和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的博大情怀。十七个春秋,农民朋友们见证了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彭跃进。十七年的不懈努力,彭跃进把青春年华洒在了走过的每一寸土地和流淌的每一处清水,也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没有他们,1000亩田只有500亩田有收成。”石羊塘达水桥村党支部书记彭启桂的肺腑之言就是农民朋友们对他们的最大褒奖。
返程时,我们代表沿渠的村民再次对彭跃进表示感谢和敬意,他笑一笑,回了句:“这是我应该做的。”此情此景,我们能深深体会到这句简单话语的份量,也能体会到他那份强烈的责任心。或许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会忘记很多人、很多事,但每当看到这条缓缓流淌的西干渠时,总会想起他黝黑的脸颊和“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句朴实的话语。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图:王 政
编:李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