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斌:优化投资结构 推动发展提质

时间:2010-08-20 00:00:00    来源: 攸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优化投资结构 推动发展提质
中共攸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能斌

  投资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县正处在发展的快速期,也处于投资的扩张期。这一时期,必须坚持把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先导和杠杆,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立足攸县实际,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倾斜”。

  一、向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领域倾斜
  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调整期往往也是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期。今后一段时期,项目建设上要坚持把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结合起来,在壮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要通过制定规划促升级。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前提。紧紧抓住“十二五”规划编制契机,认真研究、科学对接国家产业规划,集中发展我县基础较好、潜力最大的机械制造、矿产品加工、电子电线、烟花鞭炮、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重点规划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项目,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和产业龙头,通过抓住一点带动一片,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要通过提高门槛促升级。在招商的过程中,注重选资,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上马,做到浪费资源的项目不上、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不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上,切实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调整。要通过政策激励促升级。对竞争优势明显的旗舰型项目、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和对区域经济有带动力、辐射力的高端产品,在项目审批、财政贴息、信贷支持、土地供应、资金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展。

  二、向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领域倾斜
  项目安排,要“远”“近”结合,既要积极促进当前经济增长,又要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求大”。大项目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牵动、支撑和引领作用。精心筛选出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尽力争取把项目挤进国家、省、市“大盘子”,以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抓好朱莲高速、长株攸快速干线、攸州工业园、酒埠江风景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开发。要“求高”。立足攸县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储备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形成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按照“招商选资、选优引强”的要求,坚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积极引进一批高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旗舰项目和优质项目。通过抓煤电一体化、干法水泥、家具生产基地等高端化项目,切实增添县域发展后劲。项目要“求新”。始终把“高新”项目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基调,瞄准“高新” 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低耗能、环保型的新兴产业,抢占发展至高点。当前,要重点抓好益力盛电子、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高新项目建设,从而为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三、向有利于民生改善的领域倾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落实“重民生”总体要求,就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把资金投向群众急需解决、最需政府支持的民生领域。当前,重点要做到“三个投向”:一是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领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要紧紧抓住国家投入向农村倾斜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新增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加强农村道路、农综开发、土地开发、农村能源、农村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要按照公共财政向薄弱环节倾斜、社会事业向薄弱环节延伸、社会保障向薄弱环节覆盖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强化各项社会保障,实现财政阳光由群众共沐、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重点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投向城市公共设施。从解决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入手,统筹安排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项目,改善市民居住条件。重点抓好管道燃气、攸州公园、市民广场、垃圾处理厂、小街小巷改造、排水管网改造等城市基础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四、向有利于生态环保的领域倾斜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攸县是矿产资源大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要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鼓励企业改进技术、降低能耗,坚决关闭“五小”企业,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减少环境污染。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抓住低碳发展模式带来的机遇,加大低碳、环保技术的引进力度,多上生态的、环保的、绿色的项目,努力构建低碳、环保产业发展体系。同时,加大对循环经济投入,优先安排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切实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程、东部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项目建设,努力让攸县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作者:李能斌
  编辑: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