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媒体话攸州】“洁净攸县大行动”争创城乡大花园

时间:2010-08-26 00:00:00    来源: 攸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株洲网讯(孙晓静 何纲华 贺勋)以县带乡、以乡带村,改善村容村貌。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场城乡洁净行动“风暴”在攸县骤起。目前已涌现60家省(市)级文明卫生单位、3个省级卫生村、3个市级卫生镇、5个市级卫生村。攸县的尝试,吸引省内多个县(市)登门“取经”。 

  美化“客厅”与绿化“花园” 
   
  城、镇中心就是一个县、镇的“客厅”,“客厅”经营好了,才有品位可言。去年,攸县提出“客厅理论”和“花园理论”,积极整合农田、水利、道路、电讯、卫生、环保等相关涉农项目和资金,加大调控调剂,提高使用效益。 
  1000万元专项资金迅速到位,首批100个示范村建设迅速铺开,催生出一批“道路硬化、田园绿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的典型。其中,罗家坪村、新联村、回湖村等分别获评“全国绿化小康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 
  去年以来,该县3000多名乡村干部走访11万余农户,入户率达90%以上,发放爱卫知识手册、文明手册等宣传资料20余万份。全县各级干部每月上街上户一次以上,对车辆乱停乱靠、路人乱扔乱丢、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规劝和教育。40多名县级领导、107个部门单位、1800余名干部参与规劝,纠正不文明行为10万余人次。 
   截至目前,该县实施“三清四改”8万多处,公共绿化2.5万平方米,改造小街小巷99条,改造下水道3.8万米,拆棚万余个,建成垃圾池2500余口。 

    “养事不养人”与“谁受益、谁投入” 

  针对以往县乡“大包大揽、投入不足、效率不高”的顽症,该县改变投入机制,变政府财政直接单一投入为财政和受益群众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引进专业管理服务公司或环卫清洁队实施市场化运作,实现政府“养事不养人”和社会“谁受益、谁投入”。 
  市场化带来新气象,清扫保洁服务方式和质量明显改善。城区设置可移动密闭式垃圾桶近2000个,现行垃圾收集“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先服务、后收费”,实现了垃圾应收尽收。城区主街道和小街小巷清扫保洁权、“牛皮癣”治理、城市灭鼠、建筑装潢垃圾清运、主街道门店经营广告牌、绿化养护、路灯维护等市政管理全面推向市场后,全部实行公司化承包管理。 
  北部商贸重镇皇图岭镇以每年13.5万元的价格,将环卫保洁承包给三平家政服务公司,彻底改变了“脏乱差”面貌。目前,该县100个试点村也以3-5元/月/户标准向农户收取卫生费,配备了182名卫生清扫保洁人员。 

  严管重罚与“预安销号” 

  《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门前三包责任制》、《城镇镇容镇貌管理办法》等规定相继出台,实行“一次规劝、二次警告、三次处罚”。 
  制度出台后,关键在落实。“城乡洁净大行动”被纳入了该县预安销号范畴。所有县直部门单位、乡镇、村(社区)细化目标,量化指标,按月进行工作“预安和销号”。同时,实行县乡干部40%的津补贴、村干部50%的工资与工作销号情况挂钩,按月考核、按季兑现。 
  与此同时,固定班子与外聘人员组成督查暗访组,每月进行1-2次暗访,逐月考核,按季排名,每个季度前三名的乡镇奖励3-5万元,后三名的乡镇相应罚款3-5万元。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兑现奖罚资金500万元。 
  分散处理、分块包干、分级投入、分期考核……“风暴”愈吹愈猛。仅今年,该县即清理村庄垃圾9100余吨,90%以上的村实现了垃圾池全覆盖。 

 稿源:株洲网
 编辑: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