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党性教育,着力增强党性教育的政治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整合党性教育的资源――用好四个平台 第一个平台是校长碰头会。株洲市地区各党校校长定期举行碰头会,围绕加强党性锻炼等重大问题举办座谈会,探求有效的党性锻炼模式。 第二个平台是教学研讨会。我校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要求专兼职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紧紧围绕党性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第三个平台是学员论坛。每个主体班都举办党性教育相关内容的座谈会或讨论课,让学员在积极主动的反思和探讨中得到进步。 第四个平台是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每个主体班都组织学员到茶陵监狱参观,听服刑犯人现身说法,使学员树立法治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始终做到警钟长鸣。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展三种新的教学模式 克服理论教育“满堂灌”的枯燥无趣,增强课堂感染力,这是当前党校教育尤其是党性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党性教育中,探索发展了以下三种新的教学模式: 1. 讨论式教学:针对当代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种种困惑以及人们入党动机不纯的实际情况,我校每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都开设以“如何看待党”为主题的讨论课,以我县虎踞镇高迎村支部书记龙仁定的先进感人事迹引入,组织学员广泛深入展开“如何看待党”的讨论,让学员们解除疑惑、找出差距、增强信仰、明确责任。 2. 体验式教学:青干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主体班,我校都设置了专门的“体验日”,要求学员穿红军服、唱红军歌、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听一堂“茶陵革命史”的课后,在我县红色文化基地――工农兵政府现场,由学员们演一场“毛委员(毛泽东)茶陵力挽狂澜”的戏。新颖的教学环节与内容,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深受学员欢迎。 3. 模拟式教学:在科级干部培训班、青干班,我校都开设了模拟式教学课程,如 “危机公关:危机处理与媒体应对”、“政府及政府官员如何应对舆情”等,先以某个突发事件为背景,学员们扮演政府新闻发言人、记者等,模拟一场新闻发布会,再由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辅导,突出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效果非常好。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党中央对党校教育的一贯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的重要历史责任。中共茶陵县委党校始终重视发挥党校的党性锻炼熔炉作用,不断加大教改力度,推动我县党性教育稳步、积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