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8月13日讯“感谢媒体的朋友,这几年的新闻报道使炎陵知名度大为提高,直接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8月11日,炎陵县委常委、县旅游局局长崔家盛一见到记者,就热情打招呼。据介绍,今年前7个月,炎陵县共接待游客90.3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18万元、旅游综合收入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79%和84%。
炎陵县地处井冈山西麓,炎帝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深厚。境内河溪纵横,峰峦叠翠,在2030平方公里土地上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549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197座。尤其是面积达10万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神农谷,拥有我国南方最大的成片原始森林群落。尽管景色绝佳,但因种种原因,炎陵风景却“久在深闺人未识”。
“炎陵旅游需要挖掘,更需要宣传。”炎陵县的决策者就此形成共识。短短几年,通过广泛联系新闻媒体,炎陵万亩连片杜鹃、有779年历史的石拱桥、炎帝陵御祭古道、清朝建筑群、南方红豆杉群等美景,被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广为传播,受到广泛关注。今年4月初,县内大院农场附近原始森林里发现一条保存完好的石板路,县里立即组织文物、旅游、外宣等部门前往考证,证实这条路修建于1663年至1665年间,既是湘、赣、粤间商业要道,也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往返湘赣的主要通道。经省内媒体及时推介,5月初,新华社发出通稿《炎陵发现清代茶盐古道》,被全国1000余家媒体采用或转载。随后,慕名来观看古道的游客已超过100批次。
通过认真挖掘和媒体报道,炎陵县目前已形成赏大院万亩杜鹃、览梨树洲秀色、走茶盐古道、观神农飞瀑、登湖南第一峰等20余个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该县梨树洲优美的生态景观因“长在深山”一直无人探访。其南方铁杉群落、云海晓雾、冰臼群、高山草甸等经媒体报道,被众多“驴友”看中。加上去年全长18.6公里的梨树洲公路修通,这里成为了游客游炎陵首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