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13 00:00:00 来源: 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路在脚下,我们追梦不止……
天元区2013年上半年城乡同治工作侧记
天元区建管办 莫艳琼
7月4日,区建管办考评人员来到三门镇黄田村进行该月第一次城乡同治暗检。时值盛夏,辽阔水田里的稻穗颗颗饱满金黄,在徐徐清风中含羞低垂,黄绿相间的颜色将碧蓝天空下的乡村点染得分外美丽。更让我们心生欢喜的是村落的房舍庭院,别有情致地座落在低矮山峰脚下或是田间垄地,墙壁是亮眼的白,而屋顶却是充满喜气的红或不失高雅的蓝,深浅颜色也许不是村民刻意为之,但远眺过去,掩映于绿树丛林中的这些房屋煞是好看。建管办主任袁国栋拿起手中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了好些照片,说:“没想到偏远的三门还有这样的桃花源啊!”陈家组村民陈金池告诉我们:“这几年村里变化挺大的,在城里赚钱回来的建起了别墅,你说这房子建得这么漂亮,卫生不能不搞好啊!”
嬗变后的乡村美如画,无论是我们眼前的黄田村,还是远处的其它村,自我区启动整治“环境脏、设施差、秩序乱”、打造靓丽新农村以来,在这条追梦的路上,历经“城乡同治”淬炼的乡镇,正以昂扬的姿态开创富民强区的新局面。
痴情种梦:咬定目标不放松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打造洁净秀美乡村,共建幸福宜居家园”的追梦之年。为了让梦想的种子深深扎根,天元区继续坚持“三争”工作主题,致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升村民幸福生活指数,朝着城乡同治首善区的目标坚实迈进。
为切实抓好城乡同治这项民生工程,新区高层多次专题研究城乡同治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区委书记谢高进、管委会主任李智、区长顾峰亲自办点抓示范村建设。谢书记指示:“城乡同治一定要抓出成效来”;李主任也强调:“今年要继续承接强劲势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为加大考核冲击力,强力推动城乡同治工作再上新水平,3月4日,顾峰区长带领副区长章定良、杨宇以及财政局局长陈文君、编办主任何东知、区政府办副主任李向峰等部门负责人到区建管办进行调研,他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强调要以更高标准,更高目标开展城乡同治工作,要创新思路,完善制度,打造亮点。
三门镇党委书记雍建敏在2013年城乡同治工作部署会上指出,要举全镇之力,抓好城乡同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严格管理与考核,重奖重罚抓典型。雷打石镇在城乡同治工作动员大会上也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有利条件,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努力开创城乡同治工作新局面。群丰镇党委政府对城乡同治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加大投入,齐心协力打响城乡同治高效战。
而要赢得城乡同治这场战役的胜利,建立长效机制是核心。区建管办在遵循“日巡查、周反馈、月考评”原则的基础上,完善了2013年环境卫生城乡同治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加大了暗检力度,月考评所占分值由18%升高到了50%;提高了末名处罚金额,由3万增加到了5万;增强了与市考评办法的对接,区级月考核与市级排名挂勾。
各基层单位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新举措。三门镇率先在全区实施“城乡同治承包责任制”,将各村年度城乡同治考核经费,以承包的形式,交由各村使用和分配;另外,该镇还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了《三门镇2013年城乡同治工作实施方案》、《三门镇2013年城乡同治对村考评细则》和《检查员巡查制度》。雷打石镇城乡同治工作也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由镇统筹办统一核定各村年度城乡同治工作经费,将工作任务和考核资金实行对外发包。群丰镇改良考核方案,严考核重奖罚,月月兑现。马家河镇完善了星级家庭评比机制,制定了操作性强的“社区星级家庭评比原始记录表”,并在全区推广。
全力逐梦:亮剑不怕远征难
实现梦想,就要敢于亮剑,敢于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会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障碍都将在坚持而不懈怠的行进中逐步跨越。
为取得百姓的支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各个乡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设立宣传专栏、层层召开会议、学校开展主题教育等形式广泛宣传城乡同治工作,全面提高村民对城乡同治的知晓率,着力改变村民不良卫生习惯。至截稿日止,我区共设置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电子显示屏2个,反光广告灯箱100个,大型户外广告235个,户外宣传栏269个,宣传标语1050条。群丰镇举办的“想唱就唱,走进群丰”暨“万人签名”城乡同治大型宣传活动,更是掀起了新一轮宣传热潮。雷打石镇“大手牵小手,清洁我家园”主题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志愿者行动。马家河镇大禹路周边围墙和住宅外墙上手工绘制了十多幅水彩画,以直观的方式宣传城乡同治,唤起居民对美丽乡村的憧憬与向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温暖了人心拉近了干群距离,增强了文明卫生意识和市容环卫意识,老百姓开始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积极投身到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来。
马路市场,出店经营、流动叫卖等“六乱”现象,是影响市容环卫的痼疾,也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为了还村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规范商店有序的市场经营,区建管办联合基层各镇开展了几次大型的整治行动。
3月下旬,群丰镇统筹办对长岭集镇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切实的经验。4月3日,该镇统筹办协同治违大队对响塘农贸市场进行了一次大型的整治行动。5月29日,区建管办联合该镇对株雷路沿线“六乱”进行了专项整治,此次行动规模空前,出动了80多人,从群丰镇长岭集镇至马家河镇浅塘社区,进行宣传、整改和违规招牌的拆除工作,整个行动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文明有礼的执法行动有效遏制了各类违章占道经营行为,改善了镇容秩序,巩固了城乡同治工作成果。
6月份,三门镇在三门集镇标线、标牌,花大力气整治“六乱”。该镇投入20多万元,请区交警大队在三门集镇街道上划分交通标线23处、树立交通警示牌31块。有了这些醒目的标线,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改善,群众行路、行车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同时,此举也让原本路面狭窄、人口密集的三门街道市容市貌得到了改观。
随着城乡同治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政府加大投入对镇容村貌的改善,村民尝到了环境整治的甜头,便自觉加入到了城乡同治工作的队伍,并积极响应每月一次的星级清洁家庭评比工作。三门镇参照市区考评的做法,每月开展一次现场讲评会,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社区及时改进;雷打石镇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城乡同治各项工作进行承包,包括星级清洁家庭的评比,成立了专门的评比队伍,村民志愿参加;群丰镇在区统一设计的评比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进,制作出了以蓝色为背景的星级清洁家庭评比牌,大气美观;马家河镇制定了“社区星级家庭评比原始记录表”,将评比标准细化,并制作了更加精致更加容易固定的新评比牌
群丰镇长岭社区居民付泽斌说他家里以前喂了一窝鸡,弄得屋前屋后满是鸡屎,臭气熏天。开展星级家庭评比后,他将鸡由散养改为圈养,并且及时打扫鸡圈。如今他家房前屋后栽种了果树,桂花树,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上个月社区干部到他家进行检查评比时,他还乐呵呵地说:“环境好了,日子好过了,人也越活越年轻了。”
马家河镇金龙社区居民罗加云,虽然已近花甲之年,但他在院落里大大小小栽种了30余种花草树木,修砌花坛近10个,家里所有物品,甚至连柴草杂物堆放也都摆放齐整。就连他家的菜地都够得上五星标准,菜地规划整齐,蔬菜长得郁郁葱葱。他家门前就是金响线,本安排了两个保洁员,但他却经常拿着扫把去进行大清扫,他说:“这么大热天,保洁员也辛苦,我就扫这么一段,还能锻炼身体。况且,路面干净了,享受的是自己,客人来了也有面子。”
倾心圆梦:这边风景独好
打造乡村“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天元四镇在经过了一系列华美蝶变后,呈现出“山青、水洁、地净”的芳菲胜景。
“远看是公园,近看是家园,细看是乐园”的完美乡村——
高塘社区早已美名远扬,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达两百多个,今年6月份,四川省宜宾市城管局一行特意绕道河西到高塘社区学习城乡同治工作,领队的副局长张凤楼由衷感叹:“如果说湘江风光带给我的感觉是置身十里画廊,那么,高塘给我的印象则是世外桃源。”
其实,岂止高塘让人神往?同样是示范点的太高社区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同样让人欣喜。村道全部得以硬化,路旁种上了1万余棵各色花木,修建了居民娱乐休闲广场,对农户房屋进行了“穿衣戴帽”试点工程改造。今年5月底又启动了入户花园建设。今日太高,呈现出生态、文明、健康、和谐的宜居面貌。
三门镇示范点响水村在“宜居、宜业、宜游”三个方面做足文章,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偏远的响水村焕发出迷人的秀丽新姿。如今的响水,成立了响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特色苗木、蔬菜、红领巾手拉手亲农体验基地和农家饭菜、农家垂钓等乡村旅游观光项目。村主任苏振华说:“我们要把响水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一颗耀眼的农家旅游之星。”
群丰镇则在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该镇采用“揭、撕、铲”等办法,对株雷路乱贴乱画、乱拉乱挂的广告、横幅进行了清理,多次整顿后,该地段市容变得清爽洁净。该镇还花大力气对长岭集镇进行了整治,规范经营秩序,亮化街道招牌,投入五万元在长岭、新街设置了50个环保型分类垃圾箱。
另外,为加快“路边、屋边、水边”绿化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各镇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全力狠抓绿化、美化工作,成效显著。
三门镇结合本土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投入70万元重点打造了三门大道,在道路两旁种植了木荷、八月桂、银杏、紫薇等10余种园林花卉。另外,该镇响水村也加快了绿化建设的步伐,投入40万元分别在村主干道、响水村部、池塘边进行了绿化,种上了玉兰、杜英、柳树等,道路旁的空地上还铺上草皮、麦冬。
雷打石镇砖桥村采取补植杨树、撒播马尾松、阔叶树等措施,对干渠、水库塘坝两边进行了绿化,同时引导居民自觉对自家屋前池塘、渠道进行绿化,着力打造水系风景化、功能生态化的水边环境。
马家河镇太高社区入户花园的建设更有新意。针对很多农户屋前长满杂草的臭水沟一到夏天就会散发阵阵异味的现状,太高社区通过多次论证和请教专家意见,将排水沟改造成户户相连的封闭排污管,而排污水管上方,填土修建成一个个入户小花园,利民惠民的同时,绿化美化了社区环境。
凤舞天元,蝶变乡村,携梦前行追梦不止的路途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天元区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的铿锵步伐,听到了城乡同治共谋发展锐意改革的有力足音。只要我们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固守“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不变决心,城乡同治的美梦一定会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