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理论版刊登蔡溪文章

时间:2010-07-16 00:00:00    来源: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     来源截图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株洲云龙示范区正是株洲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产物,肩负着为“两型社会”探路的重任,承担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落实中央战略决策部署、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更是示范区谋求增长新动力、抢占竞争新高地、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云龙示范区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提升发展理念,推进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建设,努力争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标兵。

    强化战略研究。抓好示范区发展,必须坚持谋大谋深谋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战略研究。一要立足区情,转变观念。必须坚决摒弃单纯追求GDP的扭曲政绩观,摒弃为了招商引资不惜牺牲环境的做法,摒弃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所谓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资源观和持续发展观,避免类似地区的盲目无序开发和粗放型开发,形成科学合理开发、集约型开发模式。二要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在参与和融入区域竞争中寻求自己的位置,在转变和发展中牢固坚持“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的宏观定位。三要合理规划,完善布局,按照“南北先行、中部响应”的发展思路和“组团发展、板块开发”的推进模式,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产业和科教研发产业等四大产业。

    坚持培育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既是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云龙示范区要以招大商、建大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一是招大商。坚持把招“两型”项目、“两型”企业作为开发建设的战略启动点,重点瞄准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二是培育大产业,建设大项目。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投资强度大、需求拉动大的高质量项目,以增量的优化带动存量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坚持改善发展环境。一是构建交通网络。快速推进迎宾大道、云龙大道、云峰大道、华强路等骨干网络建设,形成区域内环,同时连通上瑞、长株、京珠、武广铁路等城际辐射网路,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优化区位优势。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乡村道路提质改造工程。三是抓好软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和信用环境,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省内外投资者在示范区投资、创业和发展。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着眼推进发展方式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另一方面,要推进城乡统筹,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又为项目建设留足空间。积极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创收。

    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当前,多种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我们面临的改革任务很是繁重,推进改革的难度非常大,这就要求当政者既要树立一往无前的勇气,又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讲究策略和艺术,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改革新突破。从示范区的实际出发,要突出探索农村建设用地转让机制;加强政银企合作、债券融资、信托融资、基金融资等多种手段,做大示范区融资平台;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加大对创新体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

(作者系株洲市副市长、株洲云龙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