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媒体话攸州】丫江桥镇桐山村村民组长易传炳追记

时间:2010-07-26 00:00:00    来源: 攸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为了近千村民安全,他被洪水卷走

  5月5日晚,停了半天的暴雨,以更大的雨量向攸县丫江桥乡倾泄,短短5小时,降雨量便达130毫米。6日凌晨3时许,暴雨更大了。
  “我得去水坝看看,那里可出不得事。”睡梦中,桐山村台上村民小组组长易传炳被雷电和暴雨惊醒。他一骨碌爬起来,穿上雨衣,打起手电,一头钻进瓢泼大雨中。
  暴雨淋得他睁不开眼,雨水顺着雨衣缝往里灌,平日熟悉的山路变得陌生难行。“传炳,危险,不要去!”台上组村民吴正国的家就在坝旁,见状大声提醒易传炳。易传炳没有应声,继续前行。
  水坝就在易传炳家对面不远的山下,用时20多分钟,摔了10多跤,易传炳摸到了水坝上,在四周仔细检查。突然,他发现泄洪闸口仅有少量水泄出,水坝的水位正不断攀升。
  “闸门打开了,泄洪量咋这么小?”易传炳仔细检查闸门,发现很多垃圾堵在那里,如不尽快排除,洪水就会漫坝,甚至可能溃坝,下游近千村民和上千亩农田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易传炳冲向闸轮,在坝顶用脚扒拉垃圾,试图让洪水冲走垃圾,但因垃圾紧贴在闸门口,他没能成功。他赶紧找来转盘,使出吃奶的力气,一下,两下,终于一点点转动转盘,闸门艰难升起,堵在闸门口的垃圾逐渐被冲走。
  就在这时,由于用力过猛,加上闸轮手柄湿滑,易传炳一个趔趄,失去重心,跌入坝下滚滚洪流中。闸轮边,留下一只未熄的手电筒。       
  “传炳,传炳……”暴风骤雨中,传来村民们急促的呼喊。村民们不顾一切向下游追去,但由于洪水太大,不见了易传炳踪影。
   当天傍晚时分,村民们在5公里外下游的槚山乡金村大坝找到了易传炳的遗体。

    村民离婚丢下两小孩,他接来当自家孩子抚养

  易传炳是当地有名的热心人,哪家乡亲有什么事,他主动相助。村里有一些五保老人,他经常帮着挑水、送油送米。
  村民杨中运说起这样一件事:2008年,她爱人拆除自家房子时,不慎从屋顶摔下,断了一根肋骨。正在田里干活的易传炳把工具一丢,背起她爱人就往医院跑,还掏了500多元医药费,使病人及时得到救治。
  2000年,当地一对夫妻离婚,丢下两个分别10岁、12岁的小孩没人照顾。易传炳把两个小孩接过来,当作自家孩子抚养,省吃俭用送他们上学。如今,两个小孩都已长大成人。
  村民易谷宜患有严重的肺病,长期病卧在床。他家有8亩地,缺少劳力,一到农忙便顾不过来。2006年起,易传炳便成了他家的帮手,先帮着易谷宜忙完,再忙自家的。有一年,他自家的田因此误了季节。

    村里修水坝,他取自家楼板当模板

  村民的事,易传炳热心帮助;集体的事,他同样奋不顾身。1998年,村里修建桐山水坝时,由于缺少模板,工程难以为继。易传炳把自家准备做楼板的10多立方米木板送到工地。水坝主体工程完工了,他家却至今没装上楼板。
  水坝是村民集资修建的,要求每人投工投劳2个。可几个月来,他每天奋战在工地,挖基脚、抬石头。
  2004年秋,村里一块杉木林失火,因久旱无雨,火势越来越大。易传炳带领全组青壮劳力冲向火场。哪里火势最大,他出现在哪里。扑火中,风向突变,他猝不及防,瞬间被大火吞灭。他下意识往后跑,朝山下滚,总算逃出一条命,但胸口和背部多处被烧伤,烧伤面积达四分之一。(记者 黎世伟 何纲华 贺勋 文枫)

  相关链接
        

  稿源:株洲网
  编辑: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