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山镇山严塘煤矿是攸县首家通过省、市技改扩能验收的煤矿,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行了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科学措施,煤矿已连续6年未出现伤亡事故。去年,被市安监局、县人民政府双双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鸾山境内层峦叠翠,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爬行”,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笔者来到了全县海拔最高的煤矿(610M)——山严塘煤矿。在矿上房屋墙壁上,看到黑板和贴着的纸张上都写着各类“通知”和“通报”,笔者立即被其中的内容吸引,大多写着“上月出勤超天有奖名单”、“ⅩⅩ未及时打开栅栏罚款100元”、“Ⅹ月Ⅹ日矿长下井查处隐患处罚如下……”。内容里都严格记录了煤矿管理人员的下井记录、检查出的的隐患、提出的限期整改指令和处罚措施。从内容里看出煤矿管理人员从矿长到安监员、各班班组长下井检查的频率很高,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都严格落实到人并予以处罚,所有记录都成文在显眼处“张榜公布”。
此外,煤矿还总结了三违处罚细则,列举出了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以及员工需遵守各项规定,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处以50元到2000元不等罚款。在办公室里墙壁上,各种文件转订成册,内容涉及三违处罚记录,矿长、副矿长、安监员跟班检查记录,作业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整改到位情况,矿井五大自然灾害预兆与防范等等,总共近20项。
笔者到达时正赶上矿长李立球下井检查,约摸等了半个小时,他带着头盔、身上堆着一层薄薄的煤灰从井下上来,经过简单的梳洗之后,他向笔者介绍到,煤矿在管理方面确实很严格,很多措施、规定都制度化,工人来此工作都免费发放统一的棉被等生活用品,还购置了1张桌球台和2张乒乓球台,让工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之余也能得到放松。
据悉,目前煤矿共有122名矿工,分成15个班组,每天上午下井前都要开15分钟的班前会,提醒注意事项和公布罚款名单、原因。“多年来,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例行规定,这实属难得。”此外,管理人员都严格下井检查,矿长每月至少下井15次,安全生产副矿长和安监员则必须天天下井。“他们都怕我下井,认为我一下井就能发现问题,这是好事,让他们害怕,才能时刻督促他们认真排查隐患,避免发生事故。”
“处罚也看情况,也不能事事都罚,主要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光处罚也不行,还得实行各项奖励措施,而且奖多于罚。”李矿长称,每次下井检查出的隐患并不是一律都罚款,一般分轻重等级,只有那些稍微严重的问题才分类罚款;每到年底,都会进行年底总结,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员工进行表彰,发放年终奖。去年,矿上共投入10万元进行奖励,包括7万元物质奖励和3万元现金奖励,物质奖励包括摩托车、29英寸彩电和电饭煲等;与此同时全年处罚总额也高达4.2万元。
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让笔者感受到大山里的煤矿也在探索企业管理、发展的理念和模式,矿主也开始有了企业家的“范”。同时这也让山严塘煤矿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连续6年未出现伤亡事故,2008年12月就通过省里的技改验收。今年3月末,李矿长参加了由省煤炭工业局组织的全省15名煤矿负责人赴山东、河南学习考察活动。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图:姚艳祥
编: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