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展是组织部门的天职
攸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熊炜
发展是硬道理,也是一个地方的硬任务。深层次来看,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发展的核心要求是人的发展。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做人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既是组织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组织部门的天职使命。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赋予组织工作的时代内涵,全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对组织工作的现实要求,不断创新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努力为发展选用人、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着力提升组织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
一、要在服务发展中定好位
科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参谋和助手,担负着为落实党委发展蓝图组织力量、提供保障的重要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大局来谋划工作、来定位工作、来落实工作,把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追求,真正做到目标着眼于发展,措施服务于发展,成效体现于发展。要当好服务发展的参谋部。树立“抓组织工作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于发展”来发挥职能,着眼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紧紧围绕发展大局,认真思考组织工作服务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通过管干部、抓党员、建组织,着力提高各部门和各级干部队伍统揽全局的能力、争先创优的能力,努力建设政治坚定、思想解放、组织坚强、决策科学、作风优良、廉洁奉公、工作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在组织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当好服务发展的调度部。要树立“以人为本抓组织工作”的理念。组织工作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首要之义便是要以人为本,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塑造人,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聚人,以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发人,从而最大限度地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机遇、开辟道路。要按照发展的要求,搞好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把工作力量组织好、保证好。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把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开放意识,敢拼敢闯的干部,把那些思想好、品行好、业绩好的干部选配到发展的主战场,让干事创业者有舞台,让碌碌无为者让位置,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努力形成干事创业、万马奔腾的好局面。要当好服务发展的标杆部。服务发展不能喊在口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树立“运用市场规律抓组织工作”的理念,学会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思考组织工作、推进组织工作,既要注重发展成果,又要考虑工作成本,着力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要坚持发展的导向,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充分考虑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差异性,对乡镇和经济主管部门突出经济指标的考核,对执纪执法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突出服务职能的考核,做到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速度、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从注重以物为主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上来,从注重短期发展转到与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牢树发展的标杆。要创新服务发展的举措,积极搭建组织工作服务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引导和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真抓实干,积极争当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排头兵。
二、要在服务发展中出效益
服务发展是检验组织工作效益的重要标尺。有人片面地认为组织工作虚而无形,与经济工作联系不紧、关系不大,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组织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才是社会第一资源,组织部是第一资源部,开发好了第一资源,就能出生产力,就能出效益。要围绕发展强班子。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要有能吃苦、善开拓的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保证。要用经济发展的眼光,选好“一把手”。一个班子中的“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统帅地位,肩负着总揽全局,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决策指挥的责任,具有政治上的导向作用,决策中的主导作用,执行中的指挥作用。因此,要特别注意选拔那些既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又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懂经济,会管理,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开拓精神,不墨守成规,善于创新的人来担任“一把手”。同时,要按照互补的原则,搭配好副职。配备副职时,更要注重其单项特长,量才定位,用其一点服务全局。同时注意从全局出发,合理搭配,既注意业务专长方面的全面性,又顾及年龄方面的梯次性,性格上的互补性,突出改善领导班子的智能结构,特别注意增加懂得经济和有驾驭经济能力的班子成员比重。要围绕发展抓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把基层党的建设与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机结合,把基层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机结合,把抓发展、保障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第一任务,围绕发展,引导基层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要根据新形势、新特点,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契合的内在规律,本着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努力构建保证发展的组织体系。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发展聚人才。调查表明,人才比率的差距,最终导致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竞争力的差距。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了社会生产的第一资源。一个地方的项目流、资金流影响其人才流、技术流,一个地方的人才流、技术流将决定其项目流、资金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营造良好环境,广聚各类人才。因此,要把培养、引进和造就各类人才作为组织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畅通人才交流渠道,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努力为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为人才发挥作用打造“宽平台”,为人才安心工作当好“保护伞”。
三、要在服务发展中树形象
“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组织部门是管人的部门,要把党员、干部、人才三支队伍集结到发展的主战场,组工干部就要树立起“最讲党性、最讲品行、最讲表率”的好形象,真正把服务发展融入到本职工作。一要当好改革创新的表率。在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中,组工干部决不是旁观者。解决当前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来突破。要拿出“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有危险”的智慧与勇气,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和方向,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改革中释放干部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二要当好公平正义的表率。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乎公平正义,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留下的千古名言,可谓兴亡之道,一语中的,发人深思。组工干部肩负着选人用人的重托,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对我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公平公正,最容易导致意见的也就是公平公正问题。因此,组工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责任重大,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不可不公。要严格按政策办事,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打破情面,敢于自觉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始终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三要当好联系群众的表率。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心目中,组工干部就是他们的“娘家人”。“娘家人”是人们心底里最信任、最亲近的人。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给了我们最可贵的信任与亲近,这种信任之情、亲近之情、依靠之情,应当时刻激励每一位组工干部,感动每一位组工干部。我们要拿出“娘家人”的热情与无私,多深入基层,多联系群众,多为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稿源:《攸县工作》
编辑:攸县公众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