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亭蕨菜闯日韩

时间:2010-04-04 00:00:00    来源: 株洲市渌口区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公司才挂牌,他们就来催货了。”3月28日,株洲县朱亭镇堂改村原小学内热闹非凡。村民刘伏清投资的株洲湘春食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前来祝贺的除了村民外,还有特地从北京驱车赶来的几位代理商。这些远道而来的北京客商除了表示祝贺外,还带来了3吨干蕨的紧急催货任务。

株洲县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境内多为丘陵地貌,为各种蕨类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近年来,该县通过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在开发利用蕨菜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实在的经济优势。

刘伏清从事干蕨加工已经有3年多了,但一直是小打小闹式的作坊生产,没有什么规模。去年底,在农业部门的指导和镇政府的支持下,他投资400余万元,将闲置的原堂改村小学进行改建装修,并新建了厂房,添置了烘干机、消毒柜和冷冻柜等设备,按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注册成立了湘春食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干蕨加工业。

他介绍,从上个世纪开始,朱亭镇就有不少的农民开始对蕨菜进行简单的加工,将干蕨销售到外地。由于口味纯正,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天然、绿色食品的要求,朱亭蕨菜深受市场欢迎,大部分被出口到日本和韩国。目前,包括生产规模最大的湘春食品有限公司内,朱亭镇共有大小干蕨加工厂14家,干蕨加工产业出具规模。

如今,正值蕨菜生长的黄金季节,当地不少未外出打工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靠山吃山,纷纷发起了“蕨”财。身强力壮的就背着竹篓在山间采蕨,新鲜的蕨卖到加工厂或者收购贩卖到菜市场,每公斤售价达1.5元,一天下来进账近百元。大部分老年人和妇女则就近在镇上的蕨菜加工厂内当起了产业工人,负责晾晒、整理以及包装等工作。在刘伏清的公司里,每天都有60多人在忙碌,高峰时期则多达100来号人。

在湘春食品有限公司内负责晾晒的肖石桥告诉记者,他们这一组共有14人,主要工作就是将收购来的新鲜蕨菜进行蒸煮、消毒后,制成干蕨的半成品,比起其他农活来,轻松不少。天气晴朗时,他就和大家一起在室外不断翻动蕨菜,以晒干水分。碰上阴雨天,这一工作则在用柴草做为燃料的烤房里完成。他和大伙的工资采取计件来计算,每加工半成品一公斤可获4元报酬,开工一个星期以来,他们每人每天工资将近80元。74岁的莫玉兰和其他十多位大妈也没在家闲着,手拿剪刀的她们坐在桌前一边聊天,一边将刚刚晾晒出来的干蕨剪去多余部分,每加工一公斤也有2元的收入。她告诉记者,反正在家也是闲着,邻居们都在这里干活,如今打牌都找不到人。而且,在这里干活一点也不累,每天能挣个四、五十块钱。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该县农业局副局长罗真翔介绍,比起东北和广西的蕨菜,以朱亭为主产区的株洲县蕨菜更受日韩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一直都是供不应求,成为该县农副产品出口的拳头产品。3月至7月的这段时间,都是蕨菜的生长期,干蕨加工业的原料十分充足。近几年来,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加工户的扶持力度,鼓励加工户走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做大做强干蕨加工业。

据了解,全县今年出口干蕨将达到2000吨左右,按每吨售价5.3万元计算,小小干蕨即可实现亿元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