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宋朝诗人翁卷写的诗句勾画了江南暮春的繁忙景象,现在的攸县农村也的确如此。因为在此之前全县先后召开了“县委全会”、“三级干部会”、“政府全会”、人大和政协“两会”等大型会议,给全年的工作描绘了蓝图,进行了动员,吹响了号角。为了了解各乡镇宣传“攸县精神”,配合“三大战役”、开展“春耕生产”,进行“洁净乡村”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我网已组织人员深入乡镇采访,并将相关稿件及时编发在“政务站”之“乡村四月”专题之中,请网友予以浏览与关注。
攸县黄丰桥镇地下蕴藏丰富的煤、铁、石灰石资源,其中煤炭探明储量达5亿吨,素有“山有摇钱树,地为聚宝盆”之说。从去年开始该镇对煤矿企业实施技改扩能,同时将安全生产工作置于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使煤炭产业踏上健康发展的“快轨道”。
黄丰桥镇是全县的产煤大镇,在蜿蜒的山路上时常能看到一辆辆满载煤炭的大货车呼啸而过。该镇现有合法煤矿56家,去年年产煤260万吨。煤炭为该镇乃至全县财政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之而来的安全生产压力也不容忽视。按照省、市相关部门要求,该镇56家合法煤矿要陆续完成技改扩能并通过验收,其中“3”改“6”(年产3万吨改为6万吨)的煤矿51个,“6”改“9”的煤矿2个,“6”改“15”的煤矿3个。镇政府落实银信资金支持,已有13家煤矿通过省、市技改验收。
井下坡煤矿是该镇首批完成技改扩能的企业之一,年开采能力由3万吨提升至6万吨。笔者在矿区看到,空压机房、柴油机房、配电间等整齐排列,房间里都是技改后引进的全新设备,矿井操作室里也使用了自动化计算机远程控制设备。煤矿主斜井矿道全长384米,坡度为28度。以前矿工们上下一趟要近40分钟,乘坐专用机械矿工车只需8分钟。
同时,该煤矿还投资10多万元引进了井下视频监控和瓦斯监控系统。通过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井下工人操作是否规范,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在笔者走访期间,视频上显示工人没有把矿车上的钢筋绳索拉直放在指定地点,煤矿陈矿长随即用电话通知其改正。瓦斯监控系统电脑屏幕上各类数据不断刷新,这些数据是由安装在井下各煤炭采掘工作面上的瓦斯监控探头实时传递的。“矿上还建造了职工活动室,向员工传达县里有关会议、政策文件精神,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烟坪里煤矿于1992年建成投产,技改扩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提出较高要求,煤矿刘矿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责任严格、细致划分,层层落实。“要提升生产能力,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生产条件也要同步跟上,同时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自然也随之提升。”谈到安全生产,他颇有心得。
井下坡煤矿李矿长和烟坪里煤矿刘矿长以前都曾是一线的矿工、安监员,对于安全生产都有切身的感受。“煤矿安全事故一般发生在新员工身上,一是他们不熟悉井下情况,不懂得规范操作,二是没有从业经验,不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使用不具备基本生产知识技能的员工本身就是一种隐患。”为此,两家煤矿通过考试测验招收新员工,考试合格者经过培训上岗。此外,企业把安全生产责任和绩效待遇挂钩,作为员工如发现隐患则奖励,相反安监员或主管负责人没有及时发现则面临惩罚。这些做法,在全县安全生产暨煤炭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得到了有关县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今年,黄丰桥镇将全力推进煤矿技改扩能,积极推介典型、凸显成效。同时坚持安全生产不放松,开展煤矿整顿关闭专项行动,打击非法生产行为。3月中旬省煤炭厅第四督察组,对该镇节后复工及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了专项督查,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这将科学引导该镇煤炭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图:姚艳祥
编:江卓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