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网民声音,释疑解惑,何愁工作做不好!”“希望这样为民办事的单位能越来越多。”近日,一篇《我为株洲市园林绿化局叫好!》的帖子在株洲网论坛引发热议。网友们惊讶的发现,众多部门纷纷上网明确自己的网络联系人,其中一些部门因回复及时,处理有效,赢得网民的赞许。
集体亮相
市委书记陈君文曾多次强调,各部门要多上网,关注网络舆情,倾听网民呼声。记者发现,这一愿望已在变成现实。
除市园林局外,目前先后有市政府创建办、城市提质指挥部、卫生局、交警支队、新闻出版局、民政局、文化局、自来水公司、一医院等23个部门在株洲网论坛设立部门网络联系人并进行了身份认证。其中,市园林局、市政府创建办、城市提质指挥部等部门的网络发言人甫一亮相,即对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帖子迅速进行回复与解答。
“在株洲,我们把部门‘网络发言人’称为‘网络宣传联系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宣办主任赵先辉介绍,全国很多城市都建立了部门网络发言人制度,但“发言人”往往是我说你听,感觉外交的味道比较浓。而“联系人”的称呼就亲切多了,也更注重互动。我市现有20多个部门已确定专门人员,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回复网民。
由此可见,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进,倾听网络民意、拉近沟通距离,逐渐成为政府部门的自觉行动。
网民期待
虽然株洲网络宣传联系人集体亮相广受好评,也有网友担忧:有些部门、单位虽设立网络宣传联系人,要么寂静无声,踪影全无;要么高高在上,官腔频频;要么冷对民意民声,只愿涂脂抹粉。而市园林局网络宣传联系人表现优秀,与城市绿化相关的话题,基本做到有问必答,甚至公布联系电话,邀请网友一起去督察工作,其举动迅速赢得网民信赖。
网友“呼风唤雨”建议,网络宣传联系人回复网友质疑要及时主动,直奔主题,而不是用套话,空话敷衍。网友们将心中的“网络宣传联系人”进行总结,归纳成三句话:“敏感问题不装聋”、“不打官腔拉家常”、“平等互动敢接砖”。
网民表示,建立部门网络宣传联系人制度顺乎民意,网络宣传联系人首先要懂网知网,熟悉网络环境,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与大家多交流,遇到涉及本单位的问题,不要居高临下或言辞闪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网民,如果有些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有难度,也应坦诚告知原因,一般网民也是能理解和支持的。
共创和谐
23个网络宣传联系人集体亮相后,细心的网友整理了其发帖回帖情况,发现不少还未实现零的突破,让人心冷。记者核实发现,在已亮相的23个部门中,已与网民进行过沟通交流的尚不足1/3。如公交总公司的网络宣传联系人“株洲公交总公司”这一ID,自3月12日注册后,甚至再未登陆过论坛。
设立网络宣传联系人的初衷,旨在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及时回复与沟通交流,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工作。网友“火龙”说,如果某些部门只注册却不作为,最终只会失去网民的信任,甚至危害到整个网络宣传联系人队伍的公信力。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起对应的考核机制,让交流回复制度化,解决实际问题常态化。
赵先辉表示,前不久召开的网络宣传联系人会议,一再要求各部门强化宣传意识,及时回复,加强沟通,相应的考核举措也将会迅速跟进,请网友们放心。“下一步,网络宣传联系人要扩大到所有政府组成部门,然后扩大到市直机关所有单位,未来还要向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扩展。最终达到每个单位都有网络宣传联系人关注网络民意,都能及时回复网民疑虑,以达到顺畅沟通,相互理解,共创和谐的目的。”(剑华 小亮)
稿源:株洲网
编辑: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