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6日上午8时30分,攸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正式召开,县长胡湘之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胡湘之县长认为“是极其艰难、主动作为、富有成效的”。2010年,胡湘之县长指出“是发展大势看好、需要大干快上、必须大有作为”。总结过去的成绩,展示未来的蓝图,旨在让我们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增加勇气,增加力量,以坚定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千方百计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为此,本网从现在开始,采取转摘“原文选摘”,个别“名词注解”,进行“相关链接”等方式,以帮助网友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敬请留意。
回眸2009 :令人欢欣鼓舞(上篇)
原文选摘
经济增长明显加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1亿元,增长15.3%,是近十年最快增速。实现财政总收入8.9亿元,增长25%,比上年净增1.8亿元,实现三年翻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6.5亿元,增长4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6亿元,增长22.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24:41.8:34.2调整为21.2:44.3:34.5。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十强。
名词注解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向消费者出售消费品和向农村出售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直接零售的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由社会商品供给和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的规模所决定,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资料。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相关链接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编辑: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