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6日上午8时30分,攸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正式召开,县长胡湘之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胡湘之县长认为“是极其艰难、主动作为、富有成效的”。2010年,胡湘之县长指出“是发展大势看好、需要大干快上、必须大有作为”。总结过去的成绩,展示未来的蓝图,旨在让我们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增加勇气,增加力量,以坚定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千方百计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为此,本网从现在开始,采取转摘“原文选摘”,个别“名词注解”,进行“相关链接”等方式,以帮助网友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敬请留意。
回眸2009 :令人欢欣鼓舞(上篇)
原文选摘
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52万吨,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出栏生猪115万头。治理病险水库17座,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200处,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提质改造乡村道路838.5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003口,解决农村饮水安全40245人。农口六站改革顺利完成。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4万亩,新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全省土地流转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发放粮补直补等各种惠农补贴1.2亿元。顺利通过省农村电气化试点县验收。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
名词注解
农村土地流转: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明晰山林权属,(改革核心)落实经营主体,放活林业经营,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重新确定集体林地的生产关系,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这项改革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由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改革性质)。
相关链接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编辑: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