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强化工作措施 确保远程教育发挥作用

时间:2009-12-01 00:00:00    来源: 攸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攸县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结束后,立足实际,强化措施,巩固和扩大试点成果,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分级管理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在全县形成县远教中心主抓到乡镇,乡镇主抓到村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远教中心定期对远程教育学用开展等情况进行量化考评,乡镇党委每季度至少对各终端接收点检查一次,县、乡两级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评体系,同检查、同考评。
  建立站点建设标准。站点活动室建设严格按照“六防”(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雷电,防意外损坏)“六好”(教室好、桌凳好、线路好、灯光好、环境好、网络好)标准进行,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活动室建成后处于良好状态。
  严格站点管理制度。各终端接收站点均建立设备维护、学习运用、管理员职责、信息反馈等制度。设备管理维护明确一名专业人员负责,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的,需在2天内上报县远教管理中心,对不及时上报的将追究管理人员和村书记的责任,杜绝因设备管理不善,造成部件丢失或人为损坏。定期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检查,发现问题限期督促整改,对设备不使用、活动不开展或没有成效的终端接收点,据情予以调换。站点管理员实行持证上岗,并进行实绩考评,对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的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对工作认真负责,表现积极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精神或物质奖励。
  强化工作队伍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加强对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利用外界技术力量加强技术培训,如结合站点建设和设备安装由商家进行培训,“村校共用”站点由教育部门进行分片培训,利用全国远程办、团中央和省远程办、团省委近年来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培训。同时,县远程办牵头,不定期地组织远程教育骨干人员技术培训班。
  实行“村校共用”资源共享。本着“村校共建、整合利用”的思路,使一部分建在中小学的站点,在管理上实行统筹兼顾,采取以学校管理为主、镇村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在时间上灵活确定,采取“5+2”的学习形式,即周一至周五为学校教学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晚上为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时间,实现“两不误、两促进”。规范教学组织活动,规定各站点必须制定集中学习教学计划,每月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学习培训要做到学前有讲解,学中有讨论,学后有反馈,并详实做好学习记录,参学人员实行签到制。
  加强教学平台建设。以攸县新农村网为载体,开通了12个村级网站,各村级网站按照“六有”要求(有办公场地、有一名专兼职人员、有一条宽带、有专用电脑、有数码照相机等设备、有一套网络管理维护制度),及时添置网络设备,完善硬件设施,同时在网页设计上紧扣党建工作,突出地方特色,不留空白栏目。对维护更新不及时、内容贫乏、质量低下的村级网站,县远教中心及时予以提出了批评,并督促到位,大大地促进了各站点村的学用工作。

  稿源:株洲红星网
  编辑:袁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