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积极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本网站决定并组织全体采编人员开展“深入乡镇一星期”活动,从本月23日起已兵分三路,与乡镇的相关同志同吃、同住、同采写。为此,“政务站”专门开设了“乡镇见闻”栏目,旨在通过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形式,准确、客观、及时地反映各乡镇的“三冬”生产,“三百”会战、重点建设、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新动态、新举措、新经验。
近年来,坪阳庙乡注重为民办实事,着力让全乡老百姓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日益得到改善和充实。
修建中的新桥
坪阳庙乡镇区以前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缺乏科学规划,造成主要街面狭窄、交通秩序较为混乱、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现象比较严重。为了改善民生,今年该乡以“三创四化”为契机,共筹集创建资金40多万元对宁家坪小区600米人行道进行改造升级,对坪台小区主街道进行拓宽,对两个小区下水道重新疏通,新设置了果皮箱60只,新安装路灯50盏,配备了专用机动垃圾车。使镇区面貌得到改观,居民生活日趋舒适。
坪塘村的皮台桥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成为了危桥。特别是运输车不敢通行,造成该村粮食拖不出,农药化肥运不进,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乡政府决定将该桥进行重建,目前新桥修建动工已有10多天,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争取这项民生工程早日完工。“原计划只要钻4.5米深的基脚,现在在6.7米处才固定下来,再有困难,也要加班加点施工,力争早日通行。”现场施工人员称。
正在修建的乡中学科教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乡中学于今年6月底投资60多万修建的科教楼已临近竣工,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粉刷墙壁,进行内外装修。新建后的科教楼将拥有实验室、仪器室和多媒体教室,到时,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学习环境。
农家书屋
“地下无矿藏,地面少烟囱”的坪阳庙乡,但多年来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兴办乡里的文化事业,上世纪90年代初,办起了全县第一个乡级万册图书馆,1995年建起了当时全县第一个纯属乡文化站自行设计、自我投资的拥有二层六间房、功能齐全的文化办公楼。近年,又办起了全县第一家“农家书屋”和宁家坪、坪龙两个“乡村大舞台”。今年,又获得了中央“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以人为本。该乡将当地的文化团体、民间艺人组成群众文化协会,下分通讯报道组、文学创作组、书画摄影组、墙报宣传组、农村锣鼓队、民间武术队等。全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得丰富多彩。
乡村大舞台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图/文:李放鸣 姚艳祥
编: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