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采访指南
◆ 新闻通稿
◆ 炎陵县情
中共炎陵县委宣传部编
2009年5月
炎汝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动员大会活动指南
一、主要活动安排
省、市领导、嘉宾到达炎陵,在酃峰宾馆晚餐、住宿。
7:00 嘉宾早餐。
8:10 领导、嘉宾到达开工现场并就位。
8:18 炎陵高速公路动员大会仪式。
二、采访接待工作人员安排
媒体采访联系人:
吴集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13517410216
刘青崧: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13975377512
刘建琼: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 13874186608
张兴林: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 13874126339
三、注意事项
1、
2、在活动现场,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人员请遵守现场秩序。
3、本次活动新闻背景资料的电子文档可登陆以下网站查阅:
炎陵政府公众信息网:*********
【新闻通稿】
湖南省炎汝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动员大会在炎陵县隆重举行
清风徐来,旭日东升,老区人民一大早就赶到了开工现场,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现场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10000余面彩旗迎风招展,100余个氢气球高悬天空,现场中央1000人组成的红、黄、白、橘红四个方队,整齐排列;300余人组成的龙狮、鼓乐队伍,环绕四周,传递喜悦;20余台挖掘机身挂红花,待命而发……
上午8:18,大会主持人 宣布:“湖南省炎汝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动员大会现在开始!”顿时,现场人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动员会上,省交通厅、株洲市、郴州市领导先后发言,热烈祝贺高速公路的开工,高速路沿线(市区)代表 发言。随后, 发表讲话,宣布湖南省炎汝高速公路正式开工。现场一时龙狮飞舞,礼炮隆隆,在五彩礼花的映衬下,2000余个气球缓缓升空,十分壮观,四周的表演队伍奏乐起舞,施工单位开动机器破土动工,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炎汝(湘粤界)高速公路是规划的湖南省高速公路网“五纵七横”中的一纵—岳汝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路线整体走向由北向南,将横跨“两市”(湖南省株洲市和郴洲市)、三县(株洲炎陵县、郴州桂东县和汝城县),起点位于炎陵县城西的分路口,接衡炎高速公路炎陵西互通,沿G106经炎陵县龙渣乡隧道至桂东,在汝城县到达湘粤边界湖南一侧的大麻溪,接广东仁化城口至翁源坝仔段高速公路起点,全长151.048km。,
据了解,炎汝高速公路全线设计路基宽度为
炎汝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是湖南省连接广东、香港与澳门的一条重要通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湖南高速公路主骨架、缓解京珠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拉通南北经济繁荣、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对于今后湖南与港澳地区及沿海城市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将起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改善湖南省交通运输条件及炎陵、桂东、汝城等湘东革命老区投资环境、整合开发湘、粤、赣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炎汝高速的建设将构建起湘、粤、赣等地精品旅游线路的形成,集一条爱国主义教育、自然风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寻根谒祖、宗教文化等多种高品位旅游产品于一体的黄金旅游线路,从而形成一个华南中部地区周末假日旅游圈,同时也为吸引港、澳、台及华侨来湘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本条件,为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增加了新的亮点。
(本稿仅供参考,如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中共炎陵县委宣传部吴集会、张兴林供稿)
炎 陵 县 情
炎陵县地处湘粤赣交汇地区,井冈山西麓。面积2030平方公里,辖6镇9乡,人口19万。炎陵县原名酃县,因“邑有圣陵”--炎帝陵,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炎陵县。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和水电等资源丰富。
炎陵是一方神奇的故土。巍巍鹿原、山环水绕,千古圣陵、气势恢宏,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这里。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炎帝陵,以跨越时空的力量吸引着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探源、祭祖谒陵。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是湖南省重点打造的三大旅游品牌之一。2006年,“炎帝陵祭典”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炎帝陵正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炎陵是一块红色的热土。这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时全县12万多人牺牲了3万多优秀儿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建党、建军和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活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以“重温入党誓词,重踏红军足迹,体验红军生活,感怀英烈豪情”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正在这里蓬勃发展。
炎陵是一处绿色的净土。境内生态秀美,森林覆盖率达82.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神农谷(桃源洞) ,完好地保存着华东、华中、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居亚洲之最,被誉为“天然氧吧”和“天然的植物园、生物物种基因库”,其神秘野趣、原始恬静的独特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概括起来,炎陵这块多姿的土地上集中了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层面的“十个第一”:神州第一陵--炎帝陵、天下第一秀--神农谷(桃源洞)、湖南第一高峰--神农峰(海拔2122.35米)、南方第一瀑--神农飞瀑(落差235.3米)、区域空气负离子含量亚洲第一--神农谷珠帘瀑布景区、红军标语保存量居全国第一、朱毛第一次会面旧址、第一次连队建党旧址--水口叶家祠、革命根据地第一次插牌分田联席会议旧址--中村周家祠、毛泽东第一次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中村八担丘。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炎陵这片土地以蓬勃朝气和盎然生机。面对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炎陵人民秉承开拓创新的炎帝精神和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目标更明、速度更快、标准更高”的要求,突出“抢机遇、抓项目、强基础、调结构、保增长、促‘三新’”的工作主线,全面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兴县、科教强县”发展战略,突出笋竹、小水电与工业、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城镇、交通两大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三大社会事业等“三二三”发展重点,着力构建“以林养水活旅游,以水办电兴工业,以工哺农促生态”的大循环经济格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又好又快、进位争先”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先后成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湖南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湖南省县域文化建设基地,率先成为 “十五”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达标县,2008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国际旅游名县”, 2008年度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