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鱼片”爱心正在远教领域传递

时间:2009-05-31 11:28:00    来源: 炎陵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炎陵县刘朝华志愿者远程教育服务队侧记

 

2005年11月18日,炎陵县十都镇洋歧村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炎陵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首批35名远教志愿者服务队员在洋歧村远教站点接受现场培训,然后奔赴各乡镇远教站点村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辅导和设备维护志愿服务。

炎陵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之初并不是以刘朝华名字命名的,但它是在刘朝华义工助学的精神感召下而成立的。在“鱼片”刘朝华牺牲在义工助学路上一年后,为了继续传递他的爱心之路,同时号召青年朋友们学习他无私奉献、不怕吃亏的崇高追求;学习他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良好品德;学习他善于凝聚公众爱心,唤起社会责任的宝贵精神,同时更好的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团结组织起来,今年,在共青团炎陵县委的倡义下,炎陵县成立了刘朝华志愿者服务队,由刘朝华爱人刘蝉任总队队长,下设义工助学服务分队、远程教育服务分队、森林防火服务分队、医疗保健服务分队、城镇卫生服务分队、志愿导游服务分队六个机构,其中远程教育服务分队由大学生村官彭云任队长。2009年5月4日,在刘朝华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大会暨志愿服务启动仪式上,株洲市委副书记、炎陵县委书记李晖将印有“刘朝华志愿者服务队”字样的总队队旗,郑重地交到了助学英雄刘朝华妻子刘禅手中。当天,该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

炎陵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之初只有35名队员,在“鱼片”精神的带动下,到2009年4月已拥有队员300多名。几年以来,这些志愿者以“鱼片”为榜样,扎根基层山区,心系农民百姓,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应用、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获得了村民的肯定与好评。

2005年以来,他们克服交通不便和“爱心、工作”两不误的困难,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深入农村一线,宣传、推广、运用、指导远教学用。为了维护和管理好联系村的远教设备,他们每月到站点村指导2次以上,目前为止累计维护设备3000余次,下乡指导学用5000多次。培养学用典型和致富能手2000多人,其中平乐乡的邝卫华2009年荣获“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不断加强对所联系站点的操作员、管理员等相关人员的操作业务培训和辅导,每季度组织1次以上业务培训,成立以来他们共进行业务培训400多场次,培训村级管理员和操作员700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操作水平。指导和协助所联系站点村积极开展远教学用活动,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6000余场次,根据所联系村的产业类别和农民致富项目种类,指导和帮助党员干部群众搜集适合自己需要的农村实用技术资料和市场信息。宣传发放各种致富技术资料10000多份,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十多个类别,引导改扩种笋竹林8000余亩,扩种黄桃等高山水果1500多亩,引进推广高山水果套袋栽培等新技术10多项,会同村支两委在站点村培养和扶持远教学用示范户或致富典型300多户,其中鹿原镇的谭顺林成立了自已的“富民养殖协会”,每年为当地居民销售生猪万余头,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有利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全面推进和科学发展,志愿者们主动加强与县委远教办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反馈所联系站点的设备运行、维护和学用情况,还定期上报远教工作信息或撰写调研文章,四年来,他们共向县远教办报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等理论文章200多篇,为县委有针对性的开展远教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决策参考。

炎陵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志愿者服务队以“鱼片”刘朝华的名字命名后,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越来越多。在宣誓大会上,新任志愿者服务队远教分队队长,驻三河镇星光村大学生村官彭云代表所有远教志愿者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发挥青年志愿者的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操作辅导、设备维护、扶贫帮困、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把真诚的帮助送给基层最需要的人,让“鱼片”的爱心在炎陵广大农村传递。服务正在进行,爱心也将传递。我们相信,在“鱼片”精神的感号下,在刘朝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爱心服务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一定会为炎陵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增添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