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承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县乡公路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 (沥青)路240公里和1600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94798人,新建农村沼气池8000个,新增通电话自然村和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31个和25个,重建、改造行政村配电网200个,解决农村电视盲区人员看电视问题15762人,90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169个。 [新闻现场] “从进这个家开始,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1里外的井边挑水回来喝。”谭件娥是1996年嫁到茶陵县枣市镇洞头村的。 “那时,全村只有一口10多米深的井里有水,一到双抢季节,天还没亮,井边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少没挑到水的村民只好等傍晚收工后再来排队。”谭件娥说,每天挑够了全家人的饮用水后,日常用水就没办法讲究了。“洗衣服和家畜用水,只能去附近的黄泥塘了,因为水太浑,再好看的衣服也洗不出好色来,常常是一件白衣服放下去,洗完了衣服反成了黄色。” “因为这里的地质是紫页岩,地底下没水,咱们村665户2600余名村民,饮水全靠仅有的一口老井,井里的水也是渗水,卫生条件无法保证,可这也只能勉强保障村民日常饮用。一到枯水季节,村民们每天就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县里派出的消防车送水来。”该村支书李柏祥说起饮水来一脸愁容。 因为饮用水水质得不到保障,该村20%的村民患上了肾结石,40%的村民还因饮水不洁患上了肝炎。“我们这里的孩子想参军都难啊,每年入伍体检时,总有近80%的人因健康原因被淘汰。” 将山溪水集中起来通过管网送到了千家万户!去年,该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和该县的其他33个村一道,被纳入市、县两级的实事工程。仅一年,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投资于此的资金总额达到1654.2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11万元,省里投资312.31万元,市、县配套资金429.44万元,完成工程量土方19.1万立方米,铺设主管网98.3千米,39039人从此告别浑水。 “来洞头村12年了,今天终于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干干净净的自来水。”谭件娥感慨万分。 [指标解释] 水质要符合国家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每人每天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至60升,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工程实施后,解决饮水不安全人数以工程实际解决的农村人数为准,同时工程质量好,配套设施齐全,工程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供水水源保证率均达到国家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要求。 [数字践诺] 改造县乡公路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 (沥青)路339.2公里和1928.2公里,完成141.3%和120.5%。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97729人,完成103.1%。新建农村沼气池9249个,完成115.6%。新增通电话自然村和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35个和25个,完成113%和100%。重建、改造行政村配电网200个,100%完成年任务。解决农村电视盲区人员看电视问题17829人,完成113.1%。90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100%完成年任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171个,完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