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新,炎陵一中的一名普通教师, 1987年8月从攸县师范毕业走上了讲台,至今已有二十一年教龄。在教育这块园地上,他用赤诚的忠心、坚定的信念、无私的行动,执著地追求老师的最高境界。他以自己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诚信朴实的人格形象,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虚心学习,勇挑工作重担
1996年,刘发新老师因数学教学成绩优异,被调入炎陵一中工作。到一中后,他担任了首届高中重点班班主任,并担任数学教学工作。接到任务后,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一是从没教过高中,教材教法都不熟练,二是县委、县政府和学校对首届重点班寄予了厚望,是当时重振炎陵教育事业的重大举措。接到任务后,他带着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并以此为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躬身实践后,他才深知当高中教师真不容易,再加上自己刚上高中课程,没有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又在探索之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为了弥补自身不足,他认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有关教学理论,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把学到的知识积极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深入他人课堂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班级管理方面,他更是不分早晚,与学生打成一片,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他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游览桃源洞、参观湘玉瓷厂生产线、参加农场劳动、参观?泉书院和湘山寺、参观朱家祠和叶家祠等。在教室内开办图书角,问题征解,为学生办理县图书馆借书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当中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热潮。功夫不负有心人,首届重点班高考取得了喜人成绩,一举成为炎陵教育的最大亮点,重点大学上线38人,本二线以上70多人。
二、认真钻研,形成教学风格
2001年,刘发新任教毕业班。毕业班的工作是繁重而又紧张的,毕业班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生存和发展。作为数学教师,他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展现数学内容和方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现数学的包容性,让每个学生既体会到本学科的科学严谨性,又体会到学科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认真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熟读大纲、考纲、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优化课堂,精讲多练,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把功夫下在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培养学生问一知百,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布置精选的多样化练习,详批详改;利用下班辅导,指导学法,耐心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经常了解学生的要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的教学方式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所教班级学生都认为他的课上得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年的教学调查中学生满意率均在95%以上,教学成绩优异。2001年高考时,数学班平成绩110.96分,列全县第一名,大幅度超过省平均22.87分,比平行班高出6分多,为168班输出15个重点本科、19个一般本科立下了汗马功劳。
经过几年教高中毕业班课程,
三、倾注爱心,追求德育实效
刘发新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来关爱和培养。班主任工作需要爱心、细心、耐心,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作为班主任,他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表现,细心了解他们的情况,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他总是特别的关照。一方面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寻求社会救助。因为他知道,只有爱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我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名学生,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高三毕业班,不仅关注学生的思想健康,高考复习指导是高三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强化学习动机,学会学习,学会考试,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他研究出一套目标激励法。首先让学生清晰和强化自己升学的动机,肯定和强化升学理由,激励他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要求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状况,为自己高考设置一个目标;其次,他用目标激励法,要求学生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假如一个学生的水平是530分左右,那他的高考目标就不能仅仅定在本科二批上,应该鼓励他向一本的目标冲击,最后就是要求他们把目标放在桌上,经常督促自己。这套目标激励法,使他的教学工作再次迈上了新台阶。2005年高考中他任教的两个班级本二以上48人,本一19人,数学班平成绩超省平均接近20分。2008年所任教过的班级本科上线61人,任教班级数学班平成绩108.5分,超省平均37分,创历史之最。
四、精心辅导,提升教研水平
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刘发新多次兼任奥赛学生的辅导老师。本县的学生基础薄弱,无法与外地学校的奥赛班的学生比,但他坚信,只要勇于拼搏,就会成功,就会让学生感悟到科学道路上的真理。工作之余,他潜心研究学生的水平、特点,为他们选购或借阅竞赛读物,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指导学习方法,不厌其烦地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解答或共同研讨疑难问题,每周进行一次竞赛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0年至2006年的全国联赛选拔赛中,他所指导的学生中有5人获省一等奖,12人获省二等奖,23人获省三等奖。2000年在省复赛中,李辉同学以株洲市第一名,以192分的成绩获全国三等奖,在高考成绩总分上优惠加10分,毕业时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这使全校的奥赛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本人也先后被省数学委员会授予奥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在教学中,他注重把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悉心总结教学经验、体会,并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同时,撰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有《构造法解(证)不等式》、《圆锥曲线离心率范围的求法》、《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与距离》、在省级刊物发表的有《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一例》、《例谈导数的应用》等数学理论文章。
教育教学生活有苦有乐,有泪也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