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农村 爱洒教坛——记水口学校琼中黄四新事迹

时间:2008-12-15 11:37:00    来源: 炎陵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自从1985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转眼间,黄四新已经走过了23年的教师生涯。在这23年里,他当了16年小学班主任,7年中学班主任,16年在远离镇区30多里的高寒山区工作,有9年还是一人一校复式教学;在这23年里,他默默地工作,无私的奉献,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清贫,不计较个人得失,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

一、扎根山区,默默耕耘,挥洒青春显忠诚

黄四新老师1985年高中毕业后,被招为民办教师,分配在远离镇区30余华里的复式教学点——水口镇西垅村新田埂小学任教。一人一校,一干就是9年。在那里,他既是教师,又是校长,还是复式班班主任,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我一个人承担,条件简陋而又艰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6节复式课,还要烧开水和做午餐给学生吃。不仅如此,办公用品和教材、作业本,需走30多里山路挑回来,每逢开学去学区领教材,少则四、五十斤,多则七、八十斤。常常走到半路天就黑了,妻子打着火把接到半路,心疼地说:“这么重的担子,也不知道做两次挑”。他说:“咬咬牙一次就挑回来了,如果做两次挑,就得耽误孩子们一天的功课”。一人一校工作的艰辛,如非亲身经历,这是难以体会到的。但他甘于寂寞和清贫,从未计较个人得失,每逢刮风下雨,他就接学生上学,送学生回家,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无怨无悔。学生生病,他比自己的子女生病还要着急,把他们背到七、八里外的山村诊所看病,常常为生病的学生垫上药费,然后把学生送回家。民办教师待遇低,微薄的工资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他有一儿一女,爱人在家务农,包揽了绝大部分的农活和带小孩的任务,而他只有星期天,才可以帮着干一点农活。上班时间,就算爱人再忙再累,他也不会抽出一丁点儿时间帮助他。记得有一次,他改完作业,备好第二天的课,回到家里,天已快黑了,一进门,爱人又急又气,说:“你心里只想着你的学生,自己的女儿还要不要哟?”原来女儿在外面玩时,不小心从高坎上摔下来,摔得不省人事。看到此情景,我二话没说,打着火把背起女儿,和爱人直奔七、八里外的山村诊所。经过医生诊治,女儿醒过来了,幸好没有什么大碍,不然我将抱恨终生。从诊所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两点,当时正值夏季,毒蛇出没于杂草丛生的山路中,回家路上遇到两条蛇,一条烙铁头,一条菜花蛇。他们把菜花蛇打死带回家中,第二天早餐煮来吃,好久没吃过肉的儿子天真地说:“蛇肉真好吃,它的汤好甜耶!”吃过早饭,他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又返回了学校,当孩子王去了。

在他的辛勤努力下,新田埂小学摘掉了年年统考在全学区排倒数的帽子,教育教学成绩跃居于学区前列,他本人也因此每年都受到了学区表彰。9年中,在他手上启蒙的学生,有10余人考上了大学。有的已参加了工作,也有的成为教师、成为国家干部,这在一个小小的复式教学点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新田埂组人口仅百余人。虽然新田埂小学已不复存在,现已成了村民的一块菜土。但在那所学校工作、学习过的他和他的学生们,又怎么会忘记那难忘的岁月呢?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的工作要求教师知识面广,多才多艺,并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尽管学校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但他从未放弃过学习,每天坚持自学,1986年至1988年参加中师函授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94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株洲师范民师班,1996年毕业后接着又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两年刻苦攻读,获得中文专科文凭。接着他又参加中央电大学习,获数学本科学历。

二、配合学校,科学管理,倾注爱心育桃李

从教23年,黄四新老师就当了23年的班主任,从未间断。班级管理繁杂琐碎,学生工作细无小事,包罗万象,二十余年班主任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勤”字当头,不辞辛劳。勤查、勤问、勤走,不懈怠、不放松。每周至少6人次的学生谈话,每生每期至少1次家访。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他深知要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要与学生融洽关系,与他们打成一片,而融洽关系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真诚无私地爱学生。他23年如一日地这样坚持着。记得2004年10月,班上一位女生的父亲不幸遇难,家中倒下一根顶梁柱,对本来家境贫寒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她母亲又体弱多病,而姐妹俩又分别就读高中、初中。她幼小的心灵承受不起失去父亲的巨大伤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面对此状况,他发动全班师生为她捐款,并带头捐款200元,全班师生共计捐款上千元。然后,他又亲自到这位女生家中吊唁、慰问。当地村民非常感动,纷纷劝她说,有水口中学这么好的老师和同学关心你,照顾你,你无论如何也要念完初中。丧事处理后的第二天,他派班长带一名学生把她接回学校,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照顾她,使她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第二期开学这位学生无钱交学费他又先帮她垫上。她有时带来的菜变质了,就叫她到家中吃……,这样,她受伤的心慢慢平复,对未来又然起了希望之火,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现在该生已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升入职高就读。

二十多年来,他凭着一颗真诚的心,全心全意为了学生。他深知,要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光有爱心还不够,还必须实行民主、规范、科学化的管理。多年来,他始终认真贯彻县教育局和学校对班级管理的要求,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班级工作中,一直致力于科学、民主、规范化管理班级,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把情感管理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根据学校德育量化评比要求,民主制订了班级德育量化评比方案,在考勤、课堂纪律、寝室内务、风度仪表、文明礼貌、劳动卫生、校纪校风等方面都定下了奖励和扣分细则,并公布于众。然后再由班干部轮流负责检查督促,并定专人负责登记整理情况,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公布。期末根据考评结果,作为德育操行评定和品优学生评比的依据。同时,他还注重与任课老师密切配合,教育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好各门功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科学地安排学习,生活与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良好的学习方法、行为习惯渗透到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中,注意加深拓宽学生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且会同各学科老师,进行集体会商,讨论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从而做到更具有针对性,更好地在教学上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因此,他带的班级在同年级中,各方面均表现优秀。

三、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甘做人梯为人民

23年来,黄四新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一心扑在班级管理上,一心扑在教学上,从来没有因为家事而耽误工作。他的家庭状况不好,甚至可以说非常差。一双儿女在大中专读书,自己一年工资还不够交学费,别人买房买车,自己只有老家几间泥巴房。爱人又患有严重的颈椎炎和腰椎炎,稍重一点的体力活就干不了,谈到这些,他心中就充满了愧疚之情,对妻子充满深深歉意。身为人父,对儿女也很少照顾,从小到大,用在孩子们身上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女儿出生时,他在学校有事没回家,养儿育女的事几乎由爱人包干了。儿女上学了,对他们学习上的事我也很少有时间过问。为此,孩子们经常埋怨:“爸爸就晓得辅导班上学生的功课,我们不会做的题就不管”,现在他们就读于大中专,所读学校并不理想,如果当初我多花点时间在儿女身上,或许不是这个结果。古人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当走进课堂,面对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突然明白,自己一生的爱都在学生身上了。尽管家境困难,但黄四新老师从来没有向组织伸过手,也从来没有因家庭影响过工作。近七年来,只请了两天病假,那是因重感冒引起肺炎在学校附近的李医生处打吊针。记得那年冬的一天,快上晚自习了,还剩一瓶药水未打,但想到明天就期末考试了,班上的考场布置还未搞,还有许多班务未处理,还未打完就拔针回到教室。学生看到老师按着胸口,满脸病容,感动得落泪了。

在工作中,黄四新老师任劳任怨,勇于挑重担。近3年来,一直任初三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对班级管理,坚持“勤”“爱”两字诀,再加上科学、民主、规范化地管理,班级管理成绩斐然,所带的班是全校师生公认的优秀班级,学习成绩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在学校举行的每月文明规范班级评比中,获流动红旗最多。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也获奖最多。20多年来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次受县政府嘉奖。2008年,他作为炎陵县唯一代表,光荣地出席了“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岳阳园丁之家”活动。

选择教师这份职业,他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