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同网民在线交流,到省委书记张春贤发帖向网友拜年,市委书记陈君文网上发帖回复网友疑问,市纪委书记杨平实名上网反腐倡廉,这些现象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社会正快速迈向网络执政新时代。 “网络资政”是执政方式的深刻革命。据悉,我国网民已达2.21亿,占国民总数的六分之一。网民活跃在参政议政的最前沿,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参政热情、发言质量都比较高,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众的主流声音。国民结构的悄然变革,必将引发执政方式的深刻革命。作为执政者,面对变革如果仍无动于衷,仍停留在传统的文件、会议以及面对面发号施令等执政方式的初级阶段,势必导致视听闭塞,与民众信息不对称,无法实现与主流大众的同频共振。一个不懂网络的现代领导干部,也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网络资政”是群众路线的路径创新。网络时代对我党一贯提倡的“群众路线”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创新,领导干部不仅可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可以“从网络上来,到群众中去”。因为,网络是民意的集散地,民心的晴雨表,民智的大舞台,网民反映的问题大多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领导干部网上在线交流、 “微服私访”,就是一个调查研究、了解民情、解决问题的过程。 “网络资政”的关键在于实现官方与网民的良性互动。互联网已经成为自由表达程度最高的媒体,也是具有强大舆论影响力的新型大众媒介。一个明智的领导团体,应该既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包容胸襟,又有领航导向、激浊扬清的引导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和积极应对网络,把上网作为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以外的 “第五习惯”。要学会理智地接受网络信息,不因颂歌盈耳而自得其乐,不因逆耳刺眼而暴跳如雷。广大网民应该倍加珍惜网络这个参政议政的良好平台,杜绝 “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发兴亡之言不叉腰谩骂,写载道之文不偏激狭隘,做理性自觉、负责任、建设性的网民。果如此,官方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孜孜以求的民主政治,定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