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依托廉政文化“四轮驱动”社区工作健康发展

时间:2008-06-25 09:30:00    来源: 茶陵县人民政府     来源截图

  2008年以来,株洲市茶陵县6个社区,以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为契机,依托廉政文化这一“助动器”,推进全县社区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构,用廉政文化“推动”社区党建工作。茶陵县各社区的党总支从完善机构入手,成立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明确一名总支成员专抓。以培育基层党组织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目标,以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对全体党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倡导全体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办实事。积极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汶川地震发生后,广大社区党员、居民开展献爱心和交纳特殊党费活动,共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15.8万元。
  
  二、加强监督,用廉政文化“带动”社区居务公开。今年以来,6个社区从健全制度入手,将廉政文化贯穿于社区各项工作之中,建立了“三资管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社区管理实行以居民自治为主,实施四个民主,深入推行居务公开,设立阳光台、公示栏,对社区财产、财务、资金、人事、民政低保、劳动保障、基本建设、计划生育、综治管理、居民福利等十个涉及群众关注的热点事务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务进行了公开、公示活动。长年聘请30名老村干部、老支书、居民代表担任议事员、监督员,实行大事由居民代表会议通过,一般性事务召开议事员会议通过。真正做到社区各项事务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三、以法施教,用廉政文化“促动”社区和谐稳定。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是社区工作的重心。茶陵县各社区借助廉政文化这一有力抓手,从居民普法开始,开展普法教育27次,受教育人数达16000人。积极引导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居民中广泛开展4个教育活动,即:对家长开展“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教育;对青少年开展“远离网吧,远离毒品,远离邪教,远离黄、赌、毒”的教育;对在职党员干部开展“勤廉为民、科学发展”的教育;对离退休党员开展“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遵纪守法、保持晚节”的教育。通过四项教育,大力弘扬廉政文化,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今年来,茶陵县各社区呈现“六无”现象,即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集体上访事件、无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事件、无刑事案件、无邪无毒。
  
  四、筑牢堤防,用廉政文化“拉动”经济强势发展。茶陵县社区坚持廉政建设与经济发展两手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运用廉政文化,发挥教育的感染力,促使党员干部、居民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断筑牢拒腐防变堤防。通过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的透明度,有力拉动了社区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腊园社区先后投资175万元,兴建了三鑫商贸小区和社区办公大楼,实现了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投资25万元,水泥硬化了小街小巷3400米的道路。通过加强廉政教育和勤政建设,该社区集体年纯收入由2006年的108万元增加到128万元,固定资产总值由2006年的2450万元增加到26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