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推进民生工程纪实
“是大病医疗救助让我摆脱了困难,重燃生活的希望。”日前,患食道癌多年的茶陵县平水镇西屏村农民罗祖苟领到了不菲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金,成为茶陵县“民生工程”的受益者。
“有”与“无”折射责任
茶陵县“四大家”的办公大楼都是使用了几十年的老建筑,砖混结构,条件简陋。有的干部不理解,私下议论:改善办公条件,我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现在这个形象,实在太寒酸。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5月,该县启动城区道路改造,仅电力线路、自来水管网改造就投资1000万元。
“如果把用在地下的数千万元,用来建筑地上的办公大楼,肯定风光,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该县群众认为,正是这种“有”与“无”的合理安排,佐证了决策者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责任。
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和所忧,是推进“民生工程”的立足点。去年,该县开通“民声通道”、“书记、县长邮箱”,组织群众座谈等方式,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问计于民”。
“排污系统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今年,该县把下水道管网改造作为民生工程之一,投资近1000万元,全部实施大口径管道排污。
变化显而易见。半年前,只要一提起炎帝路的排污问题,在街边从事副食品批发的谭清山便会满腹牢骚。他说,由于排污水管口径小,一到雨天就污水横流,生意受到严重影响。如今谭清山高兴了,忙着装修门面,扩大经营。
“有”与“无”的对撞折射责任。近年,该县财政收入增幅很大,但县委、县政府依旧紧缩开支,节省资金改善民生,去年用于“民生工程”的支出占了财政总收入的30%以上。
“多”与“少”凸显智慧
用于民生的资金虽然年年在增,但与群众的期望还有距离。更何况,茶陵还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用财力紧张。要改善民生,必须处理好“热点”与“一般”的关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刀刃”在哪?群众选定。年初,该县从基层报送上来的80多项民生工程中,逐一遴选,最终确定了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建设等10多项关键项目。
“交了10元钱,可以报销1.5万元,真合算。”枣市镇大冲村十四组村民谭兴社的女儿谭美容在湘雅医院治疗成脂细胞瘤病时用去医药费5.4万元,合作医疗给报销1.5万元,他明显感到压力减轻。
一系列惠民政策让农民的参合积极性高涨。今年,该县参合农民达41万,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84.1%,同比增加4.07%。
“多”与“少”的抉择凸显智慧。为筹集建设资金,该县实施经营城市战略,通过拍卖道路冠名权、广告经营权等,吸引社会、民间资金参与县城建设。这种理念被引入乡镇,传造出一批范例:虎踞镇筹资1000万元建成虎踞大桥;界首镇筹集资金,新建米市、牛市、木材、烤烟4个专业市场……近年,该县用于城镇建设资金达8亿元,其中财政投资仅2000万元。
“好”与“快”追求和谐
“民生工程”与经济建设,孰轻孰重?
“把民生工程与经济建设通盘考虑。”这是茶陵的“辩证思维”。“依靠推进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的瓶颈随之突破。”
“喝了一辈子山塘水,想不到也能喝上自来水。”下东乡村民李二生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而在一年前,该村的山塘水又苦又脏,村民饮水要到外村去挑。今年,投资30万元的引水工程竣工后,困扰村民多年的用水难题迎刃而解。据统计,近年,该县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实施饮水解困工程,为4.28万人解决了饮用水问题。
“种田财政补钱,水泥路修到门前。”通畅工程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腰陂镇烟花产业有一定基础,但由于村主干道破败,烟花产业一直无法形成规模。实施通畅工程后,该镇引进了投资800余万元的东山烟花鞭炮厂,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可安排200多劳动力就业。
“好”与“快”统一中追求和谐。近年,该县先后启动了衡炎高速公路、S320茶陵至界化垅段改造工程、洮水水库移民安置等大型项目,诸多项目涉及征地、拆迁近7000多户,由于群众的理解支持,信访量大幅下降。